上学时,老师总跟我们说:苏轼是宋代文坛的扛把子,是个乐观、豁达的词人,没什么事能让他意志消沉。长大后,仔细品读苏轼的词,笔者却时常这样想:这何止是乐观啊,分明是调皮加可爱!

是的。苏轼是可爱的,这一点从他的词作里就看得出来。随便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其一,苏轼有个名叫陈季常的好友,就因为人家怕老婆,他便写了句“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硬是让老陈“名垂青史”了。

其二,苏轼有个老友生了个大胖小子,人家请他吃饭,让他现场写首词来助兴,并称会重重感谢他。结果,他硬是给人家来了一句“多谢无功,此事如何着得侬”,意思是:在你生娃这件事上,我也没帮上啥忙,就不用谢了!

这么可爱的文人,不知除了苏轼,文坛还能找出几人?更有意思的是,当苏轼遇上美酒,就变得更加可爱了。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就是苏轼的一首酒后名作。你可知苏轼有多可爱?他大醉后在桥柱上写的这首词,读到其中6个字我乐了。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颇有意思的是,苏轼在词前还写了一则序言,把写词的缘由毫不避讳地告诉了读者。他称自己在黄州时,在别人家喝了点酒,骑着马、伴着月色回家。走到一座桥上时,解下马鞍躺在地上睡了会儿。醒来后,迷迷糊糊间也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了,便在桥柱上写了这首词。

写此词时,苏轼被贬于黄州。前人点评它时,总说苏轼这时候是借酒消愁,有点儿玩世不恭的意思。但在笔者看来,此词将眼前之景与心中所想完美融合,给我们描绘出一个超然物外的境界,淡泊、闲适才是它的主色调。

词的上片,写的是自己为何会在桥边睡下。一开篇,就用了两个很有意思的叠词:“弥弥”和“隐隐”。月光照在河面波光粼粼,天空上的几片云彩隐隐可见,看似很随意的一笔,令人眼前一亮。真正的写景白描高手就是这样,你看不到他手中发力,却落笔稳得很。

词的下片,写清风明月的可爱。这段文字中最有意思的是“莫教踏碎琼瑶”这一句,这是一个大醉后的文人跟自家马儿说话。他对马说:你看这小河里的明月多可爱,你可别犯浑,别看它漂亮就蹚进河里,把人家的美好给踩碎了。

说实话,第一次读到这6个字时,笔者乐了。四下无人,这么醉醺醺的大文人和马说起话,是如此认真和严肃。

最后一句,写词人安心入睡。马鞍为枕头,绿杨桥为床,一切都是这么自在。在这里,词人没有细写耳边的流水潺潺,也没有再写月光如水,留白给读者去想象。一阵清风、一轮月、一溪水、一座桥、一个过客、一匹马,构成了一幅再美不过的夜景。

一切都是那么安静,直到一声杜鹃啼叫,天亮了,过客匆匆起身。由静到动,只凭一声啼叫,整首词给人的艺术享受令人震撼。

对于这首词,金末文人元好问的评价是这样的,他说:“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

是的!这首词看似是在写景,其实在写一种心境;看似是在叙事,但人也是景中的一物。这正是写景时,处处都有“我”;而抒情时,又事事皆在景中。前人说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此词算是对王维山水作品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这首词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