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更是五千年中华的承担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一点便体现在汉字的字音,字形上。
关于汉字的读音,这些年来一直是争议不断,中国有很多的多音字,这个我们都知道,比如“和”这个字便高达6个读音,除此之外,古音和今天的读音也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大家众说纷纭,更有许多的文学大家也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乐”一字就有四个读音,在这个字身上就曾发生了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故事。余秋雨大家都很熟悉,即使是还在读书的小学生也一定在课本上学过她的文章。
曾经余秋雨在节目中称“仁者乐山”一词时将“乐”读成“lè”,随后上万人打爆了余秋雨的电话,他们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称“乐”这个字应该念“yào”。
文学大家,饱受争议年,余秋雨出生于现在的浙江慈溪市,年的时候余秋雨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学习的是戏剧文学。
毕业后余秋雨开始发表了自己的戏剧研究著作,并且从这时开始声名远扬,随后,余秋雨又发表自己的小说、散文,获奖无数,也因此成为了现在人尽皆知的著名作家、学者。
作家白先勇先生称赞余秋雨,说他唤醒了唐宋八大家所建立起的散文的尊严,诗人余光中,将余秋雨与朱自清、钱钟书齐名,金庸先生更是直接将余秋雨与鲁迅先生齐名。各作家、学者对余秋雨的文章赞颂不已,他的文学作品被选入语文教材,也获得了众多的文学奖项。
尤其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书,更是余秋雨的巅峰之作,在整个文学界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许多专家、学者赞颂不已,这也为他赚足了名气和书粉。
然而余秋雨的名声并不好,吃瓜群众们或许更加看重他的私生活,给余秋雨打上“渣男”的标签,但是还有很多的专家、教授也看不起余秋雨,比如易中天教授就曾公开发文批判过余秋雨。
在许多文学家眼中,写文章的、做学问的就应该踏踏实实的研究,但是余秋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还经常上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许多人批判余秋雨是个商人,而非文人,他更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推上风口浪尖。
咬文嚼字,争辩不休早些年的时候,余秋雨便因为在一个节目上说了“仁者乐山”一词电话被打爆。
年,余秋雨担任了全国青年歌手大赛的素质评委,在评论选手的时候用了“仁者乐山”一词,在节目中,余秋雨将“乐”读为“lè”,紧接着,上万人打电话给节目组和余秋雨本人,批判他将读音读错。
打电话的人都称在“仁者乐山”一次中“乐”应该被读为“yào”。这个词出自《论语》,在雍也篇中有这样一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而其中“仁者乐山”一句是说“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
按照孔老夫子的原意“乐”是“像……一样”的意思,应该被读作“yào”,事实上,当时很多知道这个词来源的人都是读作“yào”。
面对质疑,余秋雨做出了正面回应,不仅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做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反驳。他认为两千多年过去了,很多字的读音都发生了改变,甚至连字形都在发生着变化,不必过于拘泥于传统。
对于这套理论,相信如今的很多人也一直信奉着,但是作为真正研究字音字形的学者就接受不了,余秋雨此理论一出,金文明便立刻在《咬文嚼字》上发表了文章《秋雨“乐”了,大家笑了》以此来讽刺余秋雨。
随后金文明更是翻遍了余秋雨的所有著作,对每个字都一一校对,最终发现了多个字与古意存在差距,并再一次发表文章出面讽刺。
曲高和寡?贴近大众?对于金文明的行为很多人认为是鸡蛋里面挑石头,他在炒作,但是从金文明的角度看,自己一生都在研究这些,也希望通过自己一生的研究,将最接近古代贤人文章原意内容、字音带给大家,但是余秋雨两三句话便否决掉了他一生执着的追求。
随后余秋雨再一次做出回应,他认为应该让年轻人喜欢上文史,而非沉浸在真伪难辨的细节中,他还认为这是个人的不幸,也是中华文化的不幸。
事实上,在官修的《广韵》和朱熹的《论语集注》中都记述了“乐”这个字的古音最常用的便是“yào”,“lè”的读音也只是近现代才开始流行,“仁者乐山”一词最初的本意和读音便是念“yào”也是毋庸置疑的。
金文明和余秋雨的争辩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甚至上升到了一个文学界的学术问题——学术,到底应该曲高和寡,还是应该贴近大众?
事实上这样的争论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各家言论都有可取之处,很多人说繁体字简化便是为了贴近大众,中华文化要传承就应该先普及,应该贴近人民大众。
但是也有人说学术应该严谨,面对古代巨著中晦涩难懂不是去研究,而是直接删掉或者改掉,那么这些巨著也没有什么传承的意义了。
小结:那场争论谁输谁赢?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如今搜索“仁者乐山”我们看到的读音是“lè”,甚至在搜索“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句的时候,在它的解释中,除了最初的含义,又加上“聪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这样一条肤浅的解释。
事实上,近些年出现了无数的古音向大众“低头”的案例,比如“说服”中的“shuìfú”已经被活生生的改成了“shuōfú”,“铁骑”一词也由“tiějì”改成了“tiěqí”……
许多人声称:因为大多数人读错就改字音,这根本不是文化普及,就是在向文盲低头。这场争论至今未结束,想必也不会结束,作为普通人坚守原意、原音是自己的自由,愿意跟随潮流做出改变的也不予批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