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幸运地出生于年,和改革开放接近同龄。
母亲说,20世纪70时代真是缺吃少穿。年,为了改善家里生活,父亲偷偷跑到沿海的福州长乐县,走私了几块台湾表到将乐县万安镇家乡卖。当时台湾表是个人身份的象征。村民热衷于用家里的银圆兑换。父亲看到了商机,几次往返长乐和家乡倒腾卖台湾表。不久,在长乐车站被相关部门检查到,被带到了派出所。当年这种行为属于走私,政策上不允许。为此,父亲的生意暂时中断了。
年,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春雷。在广袤的农村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好政策惠及千家万户。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大家都废寝忘食地在自家田地里精耕细作,春播、夏抢、秋收、冬养殖鸡鸭和鱼。每家每户都在想方设法创造自己的家庭收入,生活水平也渐渐得到提高。
年,父亲抓住这个好政策,第一个承包了村里的橘子园,两年下来挣了一些钱。
农村的发展,带动了集市的繁荣,每个乡镇、甚至个别村庄都有集市,一般间隔五天,农户就去赶集。当时万安镇的赶集特别热闹,农户们带着农产品到集市贩卖交易。每年的老历八月初七、初八、初九三天还举办物资交流会,进行一年一度的耕牛和物资贸易。父亲看到商机,又开始到长乐沿海一带买了很多蚊帐、衬衣等物品,带回老家附近乡村集市贩卖,并积累了一些积蓄。
年,家里在全村第一个买了一架14吋的黑白电视机。印象中,很小的时候,便看到村里许多人,围坐在我家院子里,热热闹闹地看电视节目。电视机依靠一根天线收取信号,调试了很久才出现一个频道。依稀记得当时的画面是一个外国女子在室内滑冰。
随后,家里相继买了自行车、录音机、缝纫机等当时时兴的物件。
交通工具
说起自行车,感情特深!那时农村交通不便,即使家门口唯一的一条省道,都是沙石路。自行车是最好的代步工具。几乎家家户户一有钱,都要首先添置一辆自行车。当时我们国家也在国际上获得自行车王国的称号。小时候去亲戚家拜年,父亲用一架自行车,竟然能杂耍般地驮着四五个孩子在山间小路飞驰。而现在,大部分家庭都买了小轿车,原来的“凤凰、永久”牌自行车,只能尘封在时光的记忆里。
年,哥哥结婚,嫂子娘家人陪嫁了一辆摩托车。当时村民们陆续到上海开店,挣了一些钱,陪嫁也更加丰厚,摩托车就是陪嫁的硬件之一。
自此,摩托车开始在农村时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开始购买摩托车,渐渐将自行车替代。摩托车也逐渐从最初的婚嫁奢侈品,变成了家庭日常添置的交通消费品,农村交通也越发地便利。
年,福银高速开通,高速公路从家对面经过,将乐万安镇设置了高速互通口。这时候,外出开店的村民乘坐大巴车上高速路到上海,只要8、9个小时。渐渐的,部分先富起来的村民开始购买了小轿车,私家车悄然兴起,并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
年,进城工作几年后,我家也购买了第一辆东风标致牌小轿车。原来回老家拜年都是一家人挤班车,乘坐班车要四五十分钟,非常不方便。自从有了小轿车,一家子走亲访友非常便利,从高速回万安老家只要二十分钟!
生活的富足还体现在住房的变化上。年,父母亲花了多元钱在村里宅基地盖了一座两层的土坯房。这栋土坯房一住就是30年,我在这里完成了娶妻、生子的重任。直到年,我们夫妻俩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县城买了一幢90年代初盖的、两层半的砖混结构房子。因房子临近金溪河,地势较低,每隔几年一楼就会被水淹。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年,我们将老房子卖了,在城区中心地带置换了一套商品房。年新房装修好后,房里是液晶大屏幕电视、现代化家具以及各种家电。老母亲说,想都不敢想,还能住上城里的小洋房,真是舒服。
改革开放40年,我充分感受到了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国富则民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相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将越来越美好!
走进新时代,我们正处在最美的时光。
粉丝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