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里治疗效果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0918/4476539.html

告读者:《聊斋志异新编》第二十一卷:堪舆奠国基;风水配三才——百家号与头条号未予发表,故请搜索一下微博。

第一节:龙蛇鳞介属

一则:伏羲是龙所生,其氏族遂以龙为图腾,后华夏子孙都自称是龙的传人。宋代郭虚若说龙,曰:“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反映出伏羲氏族先后吸纳综合众多氏族的图腾,以示权力的统一,而成为综合图腾“龙”。炎帝也是龙族,出生在羊里水流域。《春秋元命苞》曰:“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于常羊,生神子,人面而龙颜,好耕,是为神农”。又,相传黄帝在桥山(今陕西黄陵),采荆山之铜,铸造天、地、人三鼎,鼎高一丈三尺,硕大无比,气势恢宏,百兽盘踞其中,当鼎造好的时候,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从天门中飞下来一条黄龙,黄龙头伏地,开口吐人言,说要带黄帝升天,黄帝与众人告别,黄帝的嫔妃及众臣也都乘上龙背,打算借此升天,不料人太多,黄龙升天时不少人纷纷抓到龙须,尽管龙须粗壮,但也禁不起这么多人的拉扯,不少龙须被扯掉,掉落在地上化为了龙须草,而掉落下来的人眼见黄帝升天而去,非常伤心,泪流满地,眼泪将大鼎都淹没了,因此,此地又被称为鼎湖。另说,上古时代,轩辕黄帝打败了九黎族和炎帝族,初步统一了北方以后,开始追求长生不老之道,于是就向大臣容成子、浮丘公请教练丹之术。浮丘公说:“炼成金丹,必资山水,山水灵秀,丹药易成。臣尝遍历名山,惟黟山(黄山原名“黟山”)为神仙都会,山高林茂,可资炭炼药,灵泉甘美,能煮石成丹”。黄帝很高兴,便同容成子、浮丘公一道来到山灵水秀的黟山,烧炭炼丹,经八甲子而成,黄帝吞七粒后,身轻体爽;其至温泉淋沁时,白发变黑,于是天降白龙,三人骑龙升天而去。

而在有关于黄帝升天的描写,《道德真经广圣义》中记载,“黄帝时,老君号广成子,居崆峒山,黄帝诣而师之,为说《道戒经》,教以理身之道,黄帝修之,白日升天”。又则:唐天佑(昭宗李晔,公元年)中,饶州有柳翁,常乘小舟钓鄱阳江中,没有妻子儿女,亦不见其饮食,但凡水族之类,与山川之深远者,无不周知之。凡鄱人渔钓者,都会先谒询而后行。吕师造为刺史(五代时扬州人。随杨行密起淮南,为都将。唐昭宗天复元年,从李神福攻杭州,伏兵青山下,诱捕浙将顾全武。哀帝天祐初,复从周本赴援衢州,设谋破浙军。未几,攻苏州,无功。又南伐,迁池州团练使。帅师援鄂,败楚军。改饶州刺史),修城掘濠至城北则雨,止役则晴,为此问柳翁,翁曰:“此下龙穴也。震动其土,则龙不安而出穴。龙出则雨矣。掘之不息必得其穴,则霖雨方现水患矣”。既深数丈,果得大木,长数丈而交加横叠之。累之数十层,其下雾气冲人,人不可入,而其上木皆腥气凝重,刻削平正,非人力所致。自是果霖雨致患。某日,呂氏诸子将网渔于鄱阳江,召问柳翁。翁指南岸一处,“今日惟此处有鱼,有一小龙在焉”。诸子不信,网之果大获。舟中以瓦盆贮之,中有一鱓鱼,长二尺、双目精明、有二长鬚,绕盆而行,群鱼皆奔跃从之。将至北岸遂失所在。柳翁竟不知所终。又则:郭嚂者,忘其名。以其语声高亮因之曰:嚂。本成都豪族,不为生计所忧,唯好畜鹰鹞,常与鹰犬从禽兽者伍焉。康熙雍正年间,郭携鹰犬于学射山,鹰捉一雄雉,救之,得活。其雉每足有二爪,徒众皆异之,以巾包而负之,觉其暖,行一里烫如火,彷徨间,俄而天色阴晦,乃风雷震雹,林木摇簸,莫能前行,不知所归。遂弃雉于涧下,奔及《至真觀》避之。

时雨如注,中宵方止。不胜其惊。因尔时有范处士者,闻其情况,即云:“此雉者,龙也。龙为五虫之长,变幻无定形,寄居于十二肖位,为鸡猪牛马之属。斯能幻化为雉形也,自招其患。若无风雨雷雹之救赎,亦难逃鼎俎煮亡尔”。

二则:南朝梁武帝,行径牛渚(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镇)逢大风,入泊龙渎,有一老人谓帝曰:“君龙行虎步,贵相不可言,天下方乱,安之者其在君也!”问其名氏,忽然不见。隆昌元年(公元年)行至大熨斗洲(熨斗古镇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川楚古道上的一座驿站古镇),有人长八尺余,容貌衣冠,皓然皆白,沿江呼曰:“萧王大贵”!帝既屡有祥兆,心益自负,刚任司州刺史时,有沙门自称僧恽,谓帝曰:“君项有伏龙非人臣也”。言毕,复求见却莫知所之。祭坛内有宿卫士为巫觋,常见《太極殿》有六龙,各守一柱,忽失其二,后二龙在宣武王宅,时宣武治益州,觋乃往蜀任事,及宣武建都,觋还都,乃见六龙俱在帝所寝宅。觋遂去都之雍州,中途遇疾且死时,谓同侶曰:“萧雍州必作天子”。对以前事,语之不差,此盖天命也。又则:明代嘉靖四十三年(年)黄河丰县南邵家口,有一物逆水而上,昂首数尺,身长约六七十丈,面黑、鬚白、额生一角、鼻咀类牛而大,有时吐舌,舌纯长尺余,双目炯炯射人,身尾或隐或浮,行舟皆避匿,兩岸观者如堵,自华山至许家楼而没。或云,此蛟也。蛟行必有变,后数月,河床果沙涨为陆洲,黄河被改道。又则:龚自珍(年8月22日-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定庵)。仁和(今杭州)人。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以大量著作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他的儿子龚孝拱,生而有异征。相传为嘉兴《三塔寺》前之潭中毒龙降世。寺未建时,潭广袤可百亩。每年溺亡人无算。有高僧过其处设坛诵经,三日,潭水无风而起浪。至夜,龙托梦见于僧曰:“大师何故诵经?”僧言:“汝害人多,吾当为民除害”。龙再四哀求,僧则云:“汝能使潭水立干涸,吾可建寺其上,导汝皈依佛法”。龙颔首而去。翌日,大风,白晝晦暗,尘沙蔽日,潭水果涸。僧乃募建此寺,门内塑韦驮像,威严可怖,即龙化之也。定庵夫人何氏,尝入寺求子,初入寺见韦驮,身往前直扑,惊倒于地,后有孕。定庵客扬州亦梦一男子,龙首人身,推门而入,起身烛光照之无所见。未几得家书报,生一子。其墮地时啼声厉,有一张皮蒙其面,揭之始见眉目。降生数日,有一僧叩门求见,家人不允,僧曰:“抱新公子出,吾有话,语之。否则吾将盜之去,又如聂隐娘故事”。(唐代裴铏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讲述了聂隐娘幼时被一道姑掳走,十三年后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传奇女侠的故事)老仆对主母解释:“此僧仅仅是要一见公子,非恶意也”。于是抱以出示,及见,僧与之耳语云:“生非其时,出非其地,可怜可怜。他日慎勿游三塔寺可也”。

嘉兴的三塔寺。

语毕僧掉臂而去。又则:民国二十三年,一起当时影响颇广的历史事件,注定给后世留下无尽的遐想与传说。是年七月初,大辽河下游的营口市大洼县一带发现了一条活的未明生物,这只身长大约十来米的生物与画上的龙的模样大体一致,长有四爪和鳞片,两条长须,从四方蜂拥而来的人们搭建凉棚的同时还挑水浇,直到数日暴雨后它消失了。但在月末,一条龙再次出现在营口地区的上空升而降,并弄翻三只小船,卷坏了厂房伤亡九人,连停靠在车站的火车都被掀翻……在八月八日,辽河入海口十公里处的芦苇丛中,发现一具与传说中的龙特征相似的尸体,腥味远飘,掉落的鳞片装了两大筐,生前嘶吼的声音像牛叫。这就是近代史上关于龙的存在影响最深远的事件——营川坠龙事件。

三则:年春,虚云老和尚在鼓山传戒。忽来一老者,须发皓白,容貌清奇,一直进入方丈室,跪在老和尚面前求戒,问其姓名,答:“姓杨,闽南台人”。有一位新戒子法名妙宗,也是南台人,从来就没有看过这位老头儿。到菩萨戒毕,给牒后,那老人不见踪迹;等到妙宗回南台,至龙王庵见坐像,俨然就是同戒的老人,且戒牒还握在神像手中。当时轰动南台,都说是龙王向老和尚求戒;黑龙怪求授幽冥戒,年春节期间,有黑龙怪求授幽冥戒。初,江西南昌徐氏女,深闰待字,清江县有一位医生名叫谢双湖,年五十余岁,无子,想娶徐氏女为妻,该女听说双湖信奉佛教,就愿意嫁他。结婚的晚上,该女被怪物缠绕,不能与新郎同床。因为该女年方及笄时,忽有怪物附身,向女求爱,女坚决拒绝,怪物紧缠女身,以鼻出水,嬲女几至死,自是时来时去,双湖并不知情。结婚后女将这种情形告知双湖,也无可如何。一九四二年该女投清江县《清净庵》,削发为尼,法名演慧,而怪物往来如故,她的师父常开师告诉她说:“听说虚云老和尚主化岭南,是当代的一位大德,你何不去求他?”该女遂于四四年春,由双湖伴来南华乞戒。一日,过堂绕佛,该女忽晕倒于地,久久方苏,既得戒,怪物告女说:“汝今得戒,我已不能奈何汝,自今以后,只有天天追随汝以等待你犯戒。否则,汝当代我一同乞戒”。女答:“乞戒须姓名容像,汝来去无踪,又无姓氏,怎么能得戒?”怪物说:“我名黑龙江,容像请你代我画一张”。女答:“我不识字,也不会画,怎么办呢?”怪物说:“那很容易,你只要拿起笔就可画”。女依照怪物的话去做,垂首好像睡觉一样,一会儿画成,龙头人身,鳞角齐备,由女抱之跪在虚云老和尚面前求幽冥戒,患始绝。

后将该像供南华《供德堂》,日寇至,始被焚毁。又则:宣化上人是世界闻名的一代大德,先后成立佛教讲堂(年),金山禅寺(年),洛杉矶分会金轮寺(年),国际译经学院(年),万佛城,法界大学(年),达摩中心(年)等庄严道场。国际译经学院的数十位僧侣努力将三藏十二部经典译为各国文字,为佛法在世界的弘传做出巨大贡献。他开示——“龙”究竟是什么样子?一般人是不知道的。除非开五眼的人才知道龙的真面目。不过,中国人所画的龙,头上有角,身上有鳞,眼睛突出,嘴巴很大,有胡须,有四足,身很长,尾很短。画龙的人,只画龙头不画龙尾,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有神秘之感。我在东北的时候,收了一个徒弟,法名果舜,他很用功修行,不到半年的时间,打坐能入定,在定中能知道因果循环报应的道理,修持功夫颇到家。后来他自己到外边建一所茅棚,作为修行的道场。落成之日,请我去开光,我领四个徒弟前去,其中有两个徒弟已开五眼。当时我没注意在茅棚的旁边有龙王庙,当天的境界来了,我们正在打坐的时候,那两个开五眼的徒弟来到我面前说:“师父!茅棚外边来了十条龙,要皈依师父”。我对徒弟说:“你不要胡说,你怎么知道他们是龙?他们皈依我做什么?我怎能作他们的师父?我没有他们那样大的本领”。徒弟说:“他们自己说是龙,现在跪在外边,一定要求皈依”。当时正逢初夏,天旱无雨,田地的禾苗,差不多枯死。我对龙(化人身)说:“你们皈依我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你们是龙,专管下雨,现在哈尔滨附近很久没下雨,非常干旱,明天如果下雨,那么,后天就给你们授皈依;要是不下雨,就不收你们作弟子”。众龙异口同声的说:“我们的职责就是行雨,可是没有玉皇大帝的敕令,我们不敢下雨,否则,要受处分”。我又说:“你们到玉皇大帝座前对他说:‘哈尔滨有位出家人,请求在哈尔滨四周四十里之内降雨`这是我的条件”。第二天果然天降大雨,解除旱灾,在哈尔滨四十里内,普降干霖。第三天,便给这十条龙授皈依,共同法名叫“急修”。他们皈依之后,隐行不见,去度化同类的龙。从此之后,我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有水用。

我在香港,香港有水用;我到万佛圣城,万佛圣城有水用。这不是奇迹出现,乃是因为有龙及其眷属都来护法的缘故。

四则:公元前年,秦灭亡,楚汉战争爆发,无诸北上中原,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为汉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公元前年,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封国闽越,建都东冶,实质统治闽越故地。有奇传记,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隙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当地人常惧之,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安,其蛇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送往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並忧患之。然蛇气焰嚣张不息。官府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人家女养之。至八月桂秋,祭送蛇穴口,蛇出而吞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尔时预有筹措招募,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允,寄曰:“父母无奈,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能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活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寄乃生而好剑,带上克蛇犬,至八月中秋,便往庙中坐,怀剑携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药密灌作诱饵,以置穴口,蛇便引出。头大如箩筐、目如鹅卵,它闻餈香气先嗜食之,寄便唆犬,犬张咀狂吠,寄从后拔剑斩之,听得蛇创疮数痛难忍,蛇因踊出,至庭而死!既而入穴得其九女髑髏,悉提出。愤咤言曰:“汝等为官怯弱,蛇食人甚可哀悯!”于是,寄女步而归。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娣均有赏赐。自此东治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又则:雁荡有寺,多田,每年收成后海盗辄来杀人劫粮去。以是僧莫敢居。道光初,有僧携一徒,言自峨嵋山来,居之不疑危厄。盗初以为有术也。经一些日子观察知无术,复来肆劫焉。且刃伤僧足,僧仍不离寺。寺后有枯井,僧无事辄窥之,常投食其中。居三年,盜凡五至。一夕,盜又至。抢掠甫尽,僧忍不住口作吼声,忽大小蛇鏖至,势若风起雨生,巨者如楹如楝,小者如臂如指,四面围绕。盜挥以刃,虽蛇伤数头,但莫能止其围攻也。顷刻周其身如缚,僧笑曰:“知罪否?”盜叩头哀乞。僧复长啸,蛇遽释之。盜跄踉下山,不敢复至。他日,村人过寺,僧使入寺后视枯井,蛇蜿蜒者充塞其中,素来为僧所畜也。因被呼为“蛇和尚”。于是村人助工材,即以修造寺产,不一年顿复旧观,后之住持者,犹能传其弄蛇之技也。又则:道光时苏州寒山寺僧之老者、弱者、住持者、掛单者,凡一百四十余人。一日,忽尽死于寺。乡保为之报县,县往验,一灶下僧死而复苏,令问食何物?对曰:“食面”。令复详询煮面之人与浇面之汤?灶下僧对曰:“今日为主僧生日,特设素面以供诸僧。我刚才见后园有二菌,紫色鲜艳,其大径尺,撷以调羹浇汤,但觉其香味美,未及亲尝,忽然头晕倒地不省人事。今甫醒而始知诸僧食面死矣”。使导至后园採探菌处,复见有菌二枚,大如扇,鲜艳无匹,命役摘菌,菌下有兩大穴。令复集夫役持锹循其穴而发掘之,丈余以下见有赤练蛇大小数百尾,有长至数丈者,有头大如碗者,兩穴口为蛇出入之所,菌乃蛇之毒气所嘘以成者。僧既肯食之,无一生还,灶僧嗅其味,故幸而复苏。

今日之苏州寒山寺:全景图。

某令乃命储火种,发鸟枪,一举焚之,蛇之种类尽灭。又则:某镇西石桥乡人之出入通道,某年月日有过桥而病者全体臃肿,当天而亡。初犹不以为意,久之凡经是桥者背得病而死,人知有异,避立而观之,见飞禽走兽之过桥心者必墮水死,众皆视为畏途。桥侧人家亦迁移一空,历十余年,丧人不知凡几。禳祷无灵,且有因之而致死者。乡人无可奈何,听任之。有捕蛇丐至,入境即骇,将近桥而却步不前。询乡人曰:“经是桥有以病死者乎?”乡人乃详告之,丐曰:“此一种毒蛇耳,生有翅能飞,不必噬人,人嗅其毒立斃,其名竹叶青,长不巡尺,色与竹叶同,不歼除之,年久其毒愈甚,恐此间人无瞧类矣”。乡人因请其治,曰:“非得巨黃鳗蛇不足以语此”。乡人许以重酬,丐请先付川资,往觅黄鰻蛇。乡人虑其诳,犹豫不決。丐慨然曰:“恋小利而忘大患,君等之谓也,某虽贫亦颇知义,不忍坐视生灵涂炭,终当捕之。惟多需时日耳”。某绅察其诚,付以百金。丐受之扬长去,约一月还。届期不至。久之,仍杳无音信。乡人于是疑其诈,某绅亦无言。月余丐肩荷巨囊至。谒某绅,並告以误约之由,盖丐黄鰻蛇久不得,虽有之亦不足以挡敌,后于荒山中觅得,即肩上所荷者。乡人始感其诚,款待之甚殷。丐嘱人旱烟管数百枝,刮之,收其烟油,得一缶,敷于全身,手脸亦厚塗之,削竹鞭二,长及丈,交叉作钳状,亦以烟油敷之,己则穿厚棉衣裤,鞋袜亦用厚棉製成,复以厚棉蒙其首手,仅露目及指,然后荷黄鰻蛇往,嘱乡人远避,丐将近桥,诱出黃鰻蛇时,竹叶青已飞至,踞黃鰻蛇项上,黄鰻蛇被噬,不能脱,委于地,丐见黄鰻蛇不敌,慌甚,挥竹鞭助之,鞭著竹叶青,竹叶青怒向丐飞来,其疾如矢,丐怖,欲反奔,已不及,于时黄鰻蛇起立若植竿,乘竹叶青不备,乘其后,速噬其脑,同墮于地,斗益烈,丐虽以是获免自身之危,但觉知渐肿,知毒气盛不可近,远立眺望久之,见黄鳗蛇蜿蜒行动,不复斗,知已告厥成功,出药燃之,薰散毒气,携甕往,竹叶青已死。

黄鰻蛇昂首吐舌若迎其主人者,丐以竹鞭钳竹叶青起,纳之甕中,以粘土固封其口,仍盛黃鰻蛇于囊,招乡人以细长竹竿担甕,掘土及丈,埋之野,往观者中其余毒,身犹臃肿,丐出药末自服,並治乡人,隔宿即退,乡人出巨金酬之,丐受谢而去。自是多年畏途,仍为康莊大道矣。

五则:扬州邵伯埭之东偏有小村,农民十数家居之。咸丰同治年间,距村数里有小庙以被粤寇(太平军)之扰,荒龛无主。佛火久寒,而被巨蟒踞之。村中鸡鸭猪犬时有失亡。夏日有牧童坐牛背徜徉遊戏,而大雨忽至乃急引牛入庙,暂避之,刚及门则见有电光之目,吐其舌者,夭矫盘屈,自栋下垂,粗如量谷之斛,长不知其几何也,大惊,急冒雨驱牛归,其父母问之久,始言所见自是村人耕牧者,皆不敢近庙,而蟒乃益放肆,常出逐人。遇犬猪噓以气,辄昏迷时乃食之。农人既畏蛇,田汙不治,村亦渐荒废,人乃谋法捕逐之者,考虑到其悍毒,莫敢近。便贴榜于众,募能祛之者,赠百金。月余,忽有少年过此,手持三尺剑,跨马,少年见榜,宣告大众,称力能治之。乃先至庙宙视一周,曰:“此易对付耳”。命村人尽拔东南道路上草,凡十里许不留一茎。少年订约以翌日来,策马去。其行如风。明晨,村人之怯者不敢出,其壮者则揉伏树杪或操火遙踞屋顶,以等候之。少年至,离庙百步内,下马趋入庙,蟒方盘兩恒楹间,少年把剑一挥,即出而上马,俄而砰訇一声,庙蟒直窜而出,疾如风身可六七丈,少年鞭马狂驰,瞬间达十里外,蟒追之,亦即及,因大道上蔓草尽除,蟒稍失游势,复可二十里许,有短墙在前,马一跃越之,蛇亦跃过之。墙既古不胜重而倒,蟒被压,方欲竖起,少年回刃一击,蟒脑裂矣!是日,村人见蟒被创伤,追少年益急,知其必致死,皆为少年危。男妇老幼群集遙望,忽见尘起如雾,一骑疾驰而来,鲜血沾染殆遍,马上人左提蟒首,右握剑皆欢呼,争趋迎之。蟒首重六十余斤。后村人以酒肉待之,少年醉饱方跨马而逝。又则:香山县某乡地连万山异物数见,岭上古塔建自元代,已荒废,故人跡少至。惟穷氓无告者,或居其中。久之,传有怪异,附近牲畜无故亡失,行客或偶履其地则迁去。故异迹传播,而畏途。有牧童放牛陇田畔与嬉戏,俄回首牛则佚去,惧归受责,急与童分路追逐,辗转寻觅至塔下,素闻怪异,欲返身去,然恐怖之心不敌惧责之心,徘徊瞻顾,发觉塔之最上有物动搖,注视之见露双角,牧童心生一计,曰:“让吾失牛,果为所摄耶!”四望无术,惟离塔不远,古树交柯,其高參天,乃蹑足猱升其上,以枝柯作掩护,平视塔中,历历在目,有一巨蟒首如五石瓢,鱗甲森然,眼射金光,正逢空中群雁飞过,蟒仰首呼吸,雁翻然坠下如矢投壸,蟒一一啖之,牧童大悸几乎坠者,再抱树徐下,狂奔返告众,众因集议筹设法除之者,或献火工之策,众以为善,挾硝磺束干苇往,强弩隨其后,刚抵岭下,蟒若预知,昂首塔外,噓气成云,毒焰薰灼,前行者当之,辄仆地斃。众惧,狠狈走离,自是而岭下居人昔远徙。每夜中有遙望者时见塔上光焰烛照云霄,月晦亦然,审度必为蟒睛所发。屡悬厚赏募人捕获,无敢应召。岁余,一老翁经其地,日暮,叩门投宿,乡人款待之。询悉翁姓古,世代为蛇师,操术至精,详告以所患,翁微笑曰:“往视当报命,众喜而导之。翁探怀出小瓶,以药涂鼻,並分给众人,既至。翁审视一週曰:“彼方倦寐”,登树杪窥良久,吐舌而下,曰:“此锦鳞蟒也,仆往来江湖数十年未见此毒物,无怪尔等受若创”,乡人固恳治願厚酬,翁曰:“须招门弟子数辈至,通力合作或冀能克蟒”。乡人乃宿之于家。数日,门人继至,翁即日率先登峰探药,归辄捣碎,裂茅絮为长束,凡十余,敷药其上,曝日中,令干,预备毕,集众告曰:“此蟒每于子午二时吐毒,锐不可当。惟未时后可往”,众如言偕至岭下。翁命众湿泥涂身,搀以末药,使奋力鸣金,曰:“蟒畏金声,可惊吓之”,急与弟子登树,分燃药烟,焰向塔注射,遂见黑气渐微,翁更燃药束助之,药束尽,黑气亦灭。翁跃下,招众曰:“速登,彼已昏醉于药,无能抵抗,迟缓即不可制矣”。

翁身先众人,驰登塔顶,腥秽触脑,内人畜诸骨狼藉遍地,蟒蟠其间,暝目不动,五色斑然,众惊呼呆立,翁上前刀刃砍其首而斃,剖脑,获珠类桃核大,纳怀中,取其双角,授众曰:“此最辟毒,凡中诸毒磨水灌之立愈”。扛蟒下,聚薪焚之,臭闻数里。翁曰:“蟒中惟黑蟒性无大害,余均毒甚,锦鳞蟒尤为蟒中之巨擘,不多见。茲幸捕治早,稍延岁月,变幻莫测,虽有智者无能为力矣”。众大悅,願酬之,翁不顾而去。

六则:温州有王老者,家小康中,岁得一蛇贮之甕。每日喂食之,历三十余年,蛇日以长粗如碗,长过八尺,老者呼蛇朋友,每叩甕呼朋友,蛇即蟠甕而出。老者每食,蛇必乞其残余焉。已而,老者病,蛇蜷伏不自得,日必数绕榻前,有若探疾也者。老者疾危,蛇旋绕不忍去。温州人固欲狎养蛇,然粗而长者亦非耳目所容,子孙颇嫌弃之。然重新归父,亦姑忍之。不料,老者死,方殓,陈尸厅堂,蛇蟠而上抚其尸。老者戚属众多,闻亡众亲毕集,衣冠者滿堂上,注视蛇而存有戒心。老者之子乃语蛇曰:“吾父不幸亡故,吊客见君巨大之躯体跼促不能自安,请暂避”。蛇乃退,棺既盖,扑朔一声,蛇复从梁上下,全身斑斑曜目,往返蟠旋之有顷,蛇以首击棺盖,若人之抢地状者。盖以表其哀悼也。吾国旧俗,人死,日必三祭,七日以外,日亦一祭。老者家属,如礼俗祭之,蛇必同俗焉。老者之子乃谢之,请离徙去他方。对蛇君言:“避开围观者,相依过久,对汝与吾兩者均有所不利也”。

蛇点首再三,若会其意,去不复见。又则:蟒蛇类之最大者,长者至三四丈有斑纹如古缬,肛門兩侧,存后脚之跡,产于岭南、南美等热地亦有之,常棲于树虽无毒齿,而筋力强大能绞杀人畜,而吞食之。肉可食,头方口阔,目光如鏡,其皮有黑白斑,尾甚细,尾末可吊钱数百文。土人言蛇大如人臂,行即生风,常竖立身高三四尺而逐人,性最淫,妇女山行者,须佩观音籐一條,否則必为所缠,以尾入阴部,入则死。观音籐全枝有倒刺,似虎杖而较柔,人见山有此籐,知近处有蟒蛇矣。蟒肉能祛风愈疮疡,功效如神。以烧酒浸之,可历久。人用其皮以绷三弦、胡琴等乐器,必熟始可用,生者易蛀且易裂,蟒骨有名“如意钩”者,形如钱,惟雄者有之,为房中术上药,口嚼之可通宵不倦,其腹之油能缩阳,不可近。萧山周鸣皋元代太平(年-年,是徐寿辉的年号,共计3年)时,有小僮出外,见人宰蟒蛇,归忽大哭,問之?以失阳告,裸而视之,阳物与二睪丸俱缩入腹中。一仆云:“方剖蛇腹时,以手理蟒之肠胃,必沾蛇腹中之油,故至此也”。问僮则于弄蛇肠胃后旋小便,手曾一扶阳器耳”。遍求解之法,皆云蛇生几岁,则阳缩几年,届期复常,无药可治也。又则:嘉兴秀水王某,自新疆归,尝语人曰:“我在甘肃遇一武夫面猙狞如兽,鼻唇皆缺,惟兩目炯炯,齿牙峥峥而已。则说自己少年时奉差乌魯木齐,归时只身走千余里,所径皆崇山峻岭,穷乏晝夜,无人烟,食则啖干粮,渴则饮涧水,夜则以皮囊悬于树蜷伏以臥。

武夫不知不觉中被蟒蛇吞入腹中…

一夕,睡未酣,忽觉浑身如火灼,亦如沃汤中,以手摸其面软如烂瓜,皮毛尽脱,耳鼻与唇亦隨手抹落,恐怖万状,幸神志尚清,急探腰间匕首出,暗中力割,惟闻腥臊气,兩手滑腻,亦不辨为泥为血,举手再割,乃见一线光,须臾用力割之,遂出险状,但心仍惴惴不知所措,坐石上休息片时,于徘徊中行半里,见一大蛇盘绕山谷中,粗可合抱,投以石顽然不动,俯视之,蛇已死,无首尾,乃悟云:“昨夕身入蛇腹,若稍迟醒半时骨肉为所消化矣”。

今年四十余,五官之不具,面目之改观皆憾以此也。又则:吳中某甲,以开设鸡鴨蛋行致富,行中积蛋不知其几万枚也,而月终统计必少数百枚,既而每日计之无不少者。甲疑司事者窃取。其人不甘,早暮巡查之,见有蛇长丈余,身围如盘大,高踞梁上而下垂,其以吸蛋相距尺许,蛋升而上既吸十数枚,则环蟠于柱,力压束其身以破蛋化之,如是而一歺毕矣。明夕又至,亦如之。司事者恍然悟,乃取硬木制蛋状若干枚置筐中,而以蛋覆其上。明日,蛇至如前吸取蛋,与木蛋相间而吸毕,蛇环柱蟠束如故,而愈束意紧,尾左右掉摆显甚不舒适者,久之,直往庭中转旋不已,庭前有空地草丛生,蛇复窜入草间,自起自落踊跃倾跌,弹蹦达数尺,而硬木蛋不可化如是者,历三晝夜乃死。司事者招甲至,以刃剖蛇腹,得木蛋,乃言其原由,藉以自清白焉。

七则: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梗概——

蛇妖小白经过了五百年的修炼,但眼看得道成仙不成,非常痛苦。百年同修的小青递给她一支从不离身的簪子珠钗,小白被告知原本就是她的东西,小白握住簪子,顿时汲取了功力。晚唐年间,天下大乱,妖魔也十分猖獗,国师下令全国捕蛇,以此用来修炼道法。蛇妖们不甘束手就擒,其小白受女王之命行刺国师,乔装潜入国师船队,遭到国师贴身侍卫阻拦,双方交手,小白被一个叫做阿宣的小伙子救起。小白醒来发现所在的村子叫捕蛇村,地势险要,有村民提到雄黄酒时,小白有些惊慌,因为这种酒能让蛇妖现形。但小白失忆了,採药的阿宣回捕蛇村,见小白什么都不记得了,想去她失忆的地方寻找回忆。小白问起阿宣大家捕蛇的原因,原来是因为时局动荡,赋税沉重,皇帝下令捕蛇可以免税,还可以免去劳役。为了早点到达小白昏迷的地点,阿宣随身的爱犬想走近路,不小心跌落山涧,被小白飞身救回,阿宣这才知道小白原来会施展法术。两人来到一个阿宣搭建的小棚子,阿宣为了不捕蛇,一心想当个郎中,在这里晒草药。小白出事那天,阿宣正在做伞,听到爱犬叫唤,发现小白躺在水里。小白看到那片水回想起来,女王让她舍命刺杀国师,去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情。阿宣觉得天下这样的事情很多,但是还是要为自己争取好的生活,所以学了很多东西,包括医卜星相、奇门遁甲、五行八卦,就算人命有定,也要活得自在。小白与阿宣经历种种打斗后,阿宣感叹人生苦短,苦多乐少,有些事想不起来也罢。阿宣唱起歌谣,小白从中顿悟人生意义,短暂的快乐也是极美的事情,于是和阿宣一起唱了起来。打斗中无意中打开了佛塔地下的密道,小白突然回想起全部事情,从被命令刺杀国师到被阿宣相救,感叹难道妖生下来就是要被赶尽杀绝的,阿宣见状,抱怨朝廷天天大谈灭妖、让他们捕蛇的做法。阿宣拼命救下小白,利用学过的八卦五行带她逃出生天。小白抱住阿宣说答应过自己要带自己出去,还要去很多很多的地方。可是此时阿宣正在魂飞魄散,小白拉住阿宣的手求他别走,唱起他们共唱的歌谣,眼看阿宣渐行渐远,小白拼尽全力用玉簪留住其元神,得以转世投胎。捕蛇村人终于破阵,小白失了五百年修为被打回原形,小白把所有的记忆封存在簪子里,重修五百年后得到记忆,来到凡间找到阿宣报恩。到了南宋朝,繁华的杭州时,重又修炼了千年的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前世救命之恩,化为人形与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在雨中的西湖断桥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后有诗云:“西湖南岸夕照山,夕照山上雷峰尖。白蛇留在湖南岸,谁知塔为黄妃添?”因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雷峰夕照》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

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终于轰然坍塌,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年3月11日,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的发掘,出土了包括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在内的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轰动了海内外。

(1-6-25发表于杭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