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1月14日电全国第二批23个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最终入选名单近日出炉,三明市“三聚三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做法在全国数百个候选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福建省在此次案例遴选中唯一入选的案例。三明市委常委、副市长翟超在案例发布会做代表发言时表示,下一步,三明市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作为,抓重点、补短板、创特色,健全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创新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加强困境儿童关爱保障,着力形成合力关爱、真情关爱、真心关爱、精准关爱的帮扶格局。
图为三明市委常委、副市长翟超发言
三明市地处闽西北山区,总人口不到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1.21万人,涉及近1万个家庭,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任务巨大。
为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翟超表示,三明市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导社会专业力量,开展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既实现“聚人力、聚财力、聚需求”,又实现“关爱服务专业化、购买服务规范化、关爱保护精准化。”
购买服务,资金从哪来?三明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余世科表示,一方面向上争取中央、省级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资金;另一方面通过从省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中调剂部分资金用于未成年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购买服务。这两种渠道每年可筹集约万元资金。同时,市级层面每年配套约35万元,县(乡)划拨资金约万元。此外,三明市采取部门自筹的方式,法院、团市委、妇联、关工委、总工会等部门每年筹集资金约万元用于各类农村留守、困境儿童购买服务,仅团市委每年筹集近80万元。
针对三明市社工组织少、力量薄弱、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能力不强等问题,三明市年成立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主要任务是做好市级社会组织登记工作和为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中心采取“政府资助、民间运作、民政管理、社会受益”的运营方式,帮助社工机构发展壮大。
为解决社工机构草创、人员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余世科表示,三明市建立社工人员定期培训机制,每年由民政、人社两个部门联合组织一期社会工作考前培训班,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系统化服务培训,每期多人参训,不断提升社工队伍专业水平。每年至少开展一期志愿者能力提高培训班,截至目前约名志愿者参训,不断提升社区志愿者社会服务能力。
同时,三明市建立“社工+志愿者”服务机制,采取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链接政府、社区及社会服务机构等资源,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构建社会支持网络,解决政府部门儿童福利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社工机构专业人员有限的问题。
图为年8月,三明市社工在东安社区开展夏令营活动
针对农村留守、困境儿童课后和周末“失管”现象,三明市突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心灵抚慰、亲情关怀、家庭教育等服务重点,实现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校有老师关爱、回村有社工呵护”的目标。
数据显示,三明市目前每年开展30多个未成年人(含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护项目,通过聚焦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发展需求,破解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发展难题。同时,整合多方社会资源,采取团体辅导、个案跟踪、精品讲座等形式,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将乐县作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县,购买服务实现县、乡、村三级布点,“管”“教”“辅”全面关爱目标,服务项目达到6个。
图为将乐县春风社工在古镛镇少年宫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社会政策处处长黄玮茹表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各级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黄玮茹认为,三明市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多方汇聚人、财、物,通过引入专业化服务,精准对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需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