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氏

文·范立生

何氏源出有三:一是出自姬氏。周成王封弟叔虞于韩(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北),并成立韩国。韩亡后,此地部分人散居江淮之间。因当地韩与何谐音,遂姓何。后这支何氏发祥于庐州庐江(今安徽省庐江县)。二是出自归氏。黄帝时,东夷之归夷氏族,以荷为图腾,建立何国(今山东省荷泽),后该地子民为此国名“何”为氏。三是他姓改何氏。何氏郡望有庐江郡、东海郡、陈郡等,堂号有东海、陈郡、庐江等堂,堂联有“东海家声远,庐江世泽长。”

明清代将乐何氏举人、贡生者名表

将乐何氏多为庐江郡何氏的后裔。清顺治年间,一支何氏从江西临川迁徙将乐县城,定居南门街,其上祖原籍庐州庐江县。后将乐县城南门街的部分何氏迁居安仁上都下排村(今安仁乡余坑村下排自然村)。此后,下排的部分何氏相继移居安仁乡余坑村西坑、朱坊等自然村和沣坊、半岭、安仁、福山等村以及万安、大源、黄潭等乡村,外迁地有邵武、福州等地。现余坑村下排自然村何氏已繁衍12代,有40余户。清康熙年间,另一支庐江郡何氏后裔从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迁徙将乐县城,定居北大街。现古镛镇华山社区这支何氏有7户。清乾隆年间,居住在邵武县何厝村(今邵武市洪墩镇辖属村)的一些庐江郡何氏后裔先后迁居将乐县万安上都孔坪·里洋村(今万安镇正溪村孔坪·里洋自然村)和高滩都何沙坑村(今高唐镇楼杉村何沙坑自然村)、安仁上都松树墘自然村(今安仁乡蜈蚣鼻村松树墘自然村)。现正溪村何氏已繁衍13代,有20余户;蜈蚣鼻村松树墘自然村何氏已繁衍12代,有20余户。清朝末年,江西抚州临川县何树村(今江西省临川县罗针乡何树村)有一支何氏迁到将乐县永康都南口村(今南口乡南口村),后其中一户何氏移居将乐城关。现这支何氏已繁衍5代。

将乐何氏任官职者名表

民国36年(年),台南市一户何氏迁徙将乐县,定居城关。20世纪50年代,江西临川又有2批何氏迁入将乐。一批何氏于年春从临川县罗针乡何树村迁到将乐县万安村定居,后该村部分何氏移居将乐县城,现这支何氏已繁衍4代。另一户何氏三兄弟迁将乐县光明村居住,后其中1户移居将乐城关。现光明村这支何氏有6户。漠源乡圭洋村和黄潭镇西湖、泰村的何氏分别从四川省和福建宁德、寿宁等县迁入。

将乐何氏居住地还有古镛镇积善村漠仂·积善等自然村和桃村卢厝自然村,高唐镇高唐、楼杉等村,水南镇乾滩村朱布自然村,白莲镇白莲等村。另有少数何氏散居万全、余坊等乡村。

年6月,全县何氏居住地有23个村和4个社区,户籍人口人,其中古镛镇人,安仁乡人,万安镇人,水南镇64人,大源乡53人,高唐镇42人,白莲镇33人,光明乡23人。

▍来源:将乐百家姓,将乐在线综合整理

将乐县政协文史学习与华侨委员会、福建省将乐县客家联谊会、福建省将乐县客家文化研究会、福建省将乐杨时研究会、将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主编:范立生廖远骝

将乐百家姓

张氏 孙氏 萧氏 伍氏 杨氏 温氏

聂氏 宋氏 邱氏 路氏 阙氏 游氏

钟氏 万氏 喻氏 魏氏 施氏 朱氏

汤氏 涂氏 高氏 余氏 赖氏 吴氏

刘氏 卢氏 陈氏 俞氏 强氏 纪氏

康氏 雷氏 欧氏 郜氏 曾氏 范氏

戴氏 祝氏 白氏 周氏 王氏 曹氏

车氏 翁氏 梁氏 姜氏 邹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