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株洲官方正式引发《株洲市“十四五”城镇建设规划》,文件提出,到年,株洲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万人。截至年底,株洲市区(含渌口区)常住人口为.42万人。也就是说,未来15年内人口增幅要超过万。那如何来现实这一重大目标呢?官方文件也给出未来施政方针:强化路网交通建设,拓展新城区;主动融城,与长沙湘潭共创国家中心城市。
官方文件原件摘要
株洲城镇化现状
“十三五”期间,株洲县撤县设区,株洲市区面积由km增加到.73km;年底市区(含渌口区)常住人口达到.42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4.44%,成为区域发展极核。到年底,全市常住人口.2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26%,较“十二五”期末提高了9.1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在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长沙。
年远景目标
到年,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城乡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核一圈一廊”的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新格局,市域常住人口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中心城区“三环十一射”结构性干道系统全面建成,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都市圈
“十四五”官方文件原件摘要
“十四五”期间,株洲市应主动融入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建设,助力长株潭区域上升为国家中心城市;同时发挥交通和基础设施走廊的拉动作用,重点培育发展株醴都市圈;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重点镇建设,基本形成“一核一圈一廊”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力争到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
城市新区建设
“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轨道科技城、清水塘生态新城、航空服饰城、云龙新城、天易科技城(自主创业园、增量发展区、湘江新城片区、五云峰片区)、国际汽车小镇、南洲新区等新城新区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品质,推动新城新区高质量发展和产城融合,让新区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排头兵”。
主动融城,共建国家中心城市
为避免城市之间在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出现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十四五”期间,株洲市应积极主动推进长株潭区域在绿心保护、湘江保护、交通协同、湘江风光带建设等方面进行协同发展,力争将长株潭区域做大做强,进而上升为国家中心城市。
1、加快融城道路建设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期间,株洲市应加快融城道路的建设,推动城际间道路交通互联互通。长株潭同城化发展日益明显,区域交通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构建长株潭“半小时通勤圈”和“一小时经济圈”,加快“三干两轨四连接线”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打通市际交界处“断头路”。
加快推动京港澳高速东移线(长株段)建设,加强航空服饰城、荷塘商贸城、金山新城与长株潭产业带的联系。积极推动机场联络线(对接长沙机场,加强云龙示范区与临空产业园区的联系)、云峰大道(对接湘潭昭云大道,加强云龙示范区与湘潭之间的联系)、田心大道(对接长沙黄兴大道,加强轨道城与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联系)、清水路(对接湘潭商城路)、滨江路(对接湘潭潇湘大道)、湘芸路(对接长沙东四线)、新东路(对接湘潭凤凰大道)等融城道路和长株潭东外环、金溪路的建设,推动形成长株潭高速环;启动长株潭南外环、湘芸北路和云海大道的前期研究工作;完成株洲火车站改造,进一步发挥长株潭城际轨道的融城作用,促进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
2、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对接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积极推进长沙西—湘潭北—株洲西联络线,长沙南—株洲大丰站—株洲西、湘潭北—湘潭站—株洲西等城际轨道和株洲—醴陵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推动长株潭普铁、高铁、城际铁路、都市区快线、城市轨道交通五网融合,形成互联互通、便捷换乘的轨道系统;
积极推动长株潭东外环、株潭高速、娄醴高速的建设,构建城市高速环,实现乡镇一小时上高速;加强云龙大道-机场联络线、田心大道-黄兴大道、云峰大道西-昭云大道、清水路-商城路等长株潭融城干道的建设,推动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统筹湘江航运,依托铜塘湾港区发展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依托渌口港区、湖塘港区等港区发展陆、水联运,同时改造株洲北站,全面构建高效便捷、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