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为墨,绿水为书,合而为证。年12月7日,清晨,雾起时分,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一对新人,以新郎家门口对岸的那片青山为背景,在河这头的溪水河畔,拍下了这张令他们永生难忘的照片。“其实,这并不是婚纱照。”新郎高启斌回忆这张照片的来由时说。当天,他从城里接上新娘,回常口村的家里办结婚宴。刚到村口,新娘就被这片云雾虚掩的青山绿水所吸引,两人遂临时决定在此拍了一组照片,定格下这绝美时刻。谁在护这一方山水?时光回到23年前,年4月11日上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常口村调研。和乡亲们站在村口,望着同一片山水,他殷殷叮嘱:“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图:将乐县委)正是这句嘱托,让常口村在后来面临一个抉择时有了明确的方向。年至年间,有企业多次找上门,开价20万元采伐对岸的那片天然林。村支书张林顺回想起这段经历时感慨良多。他说当时常口村的村财收入只有3万元,20万对村里来讲是不小的一笔收入,可以解决村里很多问题。面对这一“诱惑”,村里召开了数次会议。会上就有人明确提出,这座山不能卖,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最终,常口村拒绝了这家企业。“如果当时把这片山卖了,我们就是罪人,我们就把子孙后代这个生态碗给砸了。如果当初卖了这座山,现在再用万倍的20万,也很难再恢复这片青山绿水。现在我们想起来,就看出了‘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这句话的深度和高度。”张林顺感慨道。(图:将乐县委)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现在看青山绿水没有价值,长远看这是无价之宝,将来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力主在全省开展生态省建设,到三明调研指导工作时,多次殷切嘱咐干部群众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村民吃生态饭、享生态福,是常口村这几年努力探索的方向。20多年来,常口村牢记嘱托,始终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优先的发展道路,“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在当地已成为现实。年,凭借92%的森林覆盖率,常口村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如今,波光粼粼的金溪河、郁郁葱葱的天然林吸引了很多游客,一幢幢规划整齐的小洋房、错落有致的亭台公园、露天泳池成为常口村人们幸福生活的标志。村部前一棵香樟树下的村规碑上写着:“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永续利用,惠泽子孙。一段航拍镜头,俯瞰常口村之美。据张林顺介绍,这几年常口村还引进了多个生态相关项目,落地了“回头山”康养酒店,还把县里的小学生户外教育研学基地落在了常口村,学生们在这里可以亲身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图:福建日报)这几个月,多支来自全国各地的皮划艇队,正在这里进行冬训。由于负氧离子浓度常年达到世卫组织界定的“非常清新”的标准,不少比赛队伍把训练基地搬到了这里。(摄影:胡美东)(摄影:胡美东)人来了,机会也就来了。常口村村民杨春富因为擅长烹饪,经常受邀作为主厨帮助村民操办各类宴席。这几年,随着村里的游客逐渐增多,杨春富就开起了一家土菜馆,实现了在家就把钱挣了的愿望。他告诉记者:“我们在家里面就可以开个这样的小店铺,一年赚个十几万元,还很舒服的。”(摄影:胡美东)据张林顺介绍,常口村依靠良好生态环境,发展起林业、脐橙种植等特色产业,经营漂流、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钱赚。年,常口村的村财收入已经达到了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26万元,分别是年的40倍与10倍。而对下图这张照片里的新郎而言,他说在家门口拍的这张照片,才是自己最满意的一张“婚纱照”。记者:曹德胜高启辉胡美东李弘扬视频:苑庆攀樊子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22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