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党建引领,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奋力跑出乡村振兴的“+”速度。
精心培育人才,构建发展“新引擎”。
基层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没有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是很难的。
一是做好人才招引。
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外来人才招引”和“乡土人才回归”措施,充分挖掘本土年轻党员、毕业大学生、致富能手等人才资源,培育一批发挥带头模范作用的农村实用人才,以本土人才队伍壮大引来乡村振兴源头活水,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打造了一支专业化、技术类、实用型人才队伍。
二是组织教育学习。
开展线上学习教育和思想交流,实现在家党员不断提升素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三是实践提升能力。
要大力提升基层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让他们多接几次“烫手的山芋”,在实践的第一线带领群众甩开膀子加油干。
释放产业动能,形成发展“新高地”。
事业是干出来的,美好生活是创造出来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总是有许多艰难困苦等着我们去战胜。
一是硬作风。
身处农村第一线的党员干部要切实解决群众问题,以过硬的作风强化阵地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聚焦主责主业。
二是搞共建。
通过党总支广泛动员发动,党员示范引领,从园区整体规划、土地流转、种植主体培育等方面综合发力,提升乡村产业。
三是创模式。
需要按照“党支部+产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服务保障民生,绘就发展“新画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之时,用心用情用力办理基层“急难愁盼”问题,不忘做好群众贴心人。
一是开展创评工作。
为周边群众提供近就业岗位,其中包括困难群众,用实际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是建设基础设施。
坚持把民生福祉作为产业兴旺的落脚点,以完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为抓手,把村级集体经济和跑项争资融合起来。
三是网格化强治理。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引擎,深入实施党建网格化制度,将支部组织体系与乡村振兴网格治理体系有机结合,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尺”。
来源/作者:将乐县安仁乡人民政府肖学华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