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城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以在职党员“进社区、亮身份、强服务”活动为抓手,着力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力促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有效补齐城市治理短板,使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感觉更平安更幸福。
组织堡垒夯实
让在职党员有归属感
将乐县坚持“先建组织、后抓覆盖”的工作思路,推动组织建在小区、延伸到楼栋,确保在职党员实实在在“沉”下去。
根据“社区建党委、小区建支部、楼栋建党小组”原则,在东门、金华等社区成立“大党委”,集中组建三华城等29个小区党支部、76个网格党小组,实现有物业的小区党组织覆盖率达%,为在职党员回归社区“安家筑巢”。
将乐县水南镇金华社区开展“在职党员集中报到日”活动。
按照“规定时限、集中受理,一人一卡、持卡报到”工作思路,采取以党支部为单位整建制到共建社区和居住地小区党组织报到两种方式,推动全县名在职党员“落户”社区,报到率达97.1%,实现应报到尽报到。
实行“一人一表、一区一册”,以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兴趣特长、服务意愿、服务时间“五个清”为标准,精准建立在职党员信息库。在小区入户电梯口、小区宣传栏设置“邻里先锋公示栏”,向群众亮出党员信息,推动在职党员从“8小时党员”转为“全天候党员”。
服务平台搭实
让在职党员有认同感
将乐县坚持整合资源、集合优势,突出线上线下齐发力,着力建好“一站、两点、两阵地”,确保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有平台、工作有载体。
以“住村工作室”或党员活动室为依托,通过合署办公方式,在城区6个社区分别设立联络站,辐射建立29个小区联络点,每个联络站(点)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每个县直单位确定1名联络员,做好日常报到服务衔接工作。
整合小区公共空间,发挥驻区共建单位资源优势,以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在小区建成29个党群服务点、58个便民服务点,形成“一中心多站点”的服务阵地体系。金华社区华虹滨江华府小区将楼栋入户大厅改造为“乐邻小站”,通过在职党员定点轮值、错时服务,把社区便民服务做到群众家门口;东门社区对接民政等部门,在盛方园小区建立集托养服务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组织党员开展“爱心速递”,有效解决空巢老人照料难题。
将乐县龙池社区组织在职党员深入龟山小区开展“情暖重阳、爱在邻里”主题活动。
依托志愿三明平台成立6支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同步组建57个小区“在职党员之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