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栖山,因传说有龙潜于此而得名。
龙栖山上山高林密,古木参天,秀水长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暖湿润,环境清幽,是闻名遐迩的“天然氧吧”“避暑圣地”。
多年来,龙栖山立足优越区位条件、优良生态环境、优厚旅游资源,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
生态修复,做优生态“长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龙栖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林地面积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7%,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个/立方厘米。生物多样性丰富,保存着许多古老、珍稀的动植物种类,被誉为“天然植物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基因库”。自然环境优美,拥有古驿道、水杉大道、龙潭飞瀑等数十处原生态绮丽风光。人文景观、文化底蕴深厚,有“将乐三绝”之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山手工造纸工艺,还保留了闽赣省委最后一次人会议旧址(余氏宗祠)等红军革命遗址。
自年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龙栖山先后荣获“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森林体验基地”“中国森林康养最佳目的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等国家级“绿色荣誉”。
“国”字号荣誉的背后,
是龙栖山管理局
以壮士断腕般的决心
取得的整治成果。
由于历史原因,龙栖山保护区内原有5座小型水电站,多条天然河道几乎处于断流。同时,保护区内有毛竹山近7万亩,群众仍存在毛竹生产活动,影响生态环境保护。
年
龙栖山在全省保护区率先完成小水电整改关停退出,拆除取水坝,改造生态下泄流量口,实现还水于河,碧树苍天的群山又传来了潺潺流水声。
年
龙栖山在全省保护区率先推进生态林赎买工作,累计完成生态林赎买(租赁)1.37万亩,实现林农得利、生态得绿。
一系列保护举措取得明显成效,龙栖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作走在了全省保护区前列。实施生态修复后,龙栖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了,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了,龙栖山又恢复了灵秀。
绿色发展,释放绿色“红利”“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谆谆叮嘱,殷殷期盼,在青山绿水之间回响,汇聚出澎湃的“绿色合力”。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资源保护为核心,龙栖山着力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打造“龙栖山森林康养小镇”,把森林康养与职工疗养、社会体育、自然研学、红色教育等行业融合,规划发展自然教育、森林体验和休闲康养三大产业。
年以来
龙栖山管理局投入万元,完成进区公路、乡村立面、森林康养步道等提升改造;通过招商引资,投资约万元,完成龙栖山森林康养中心、龙栖山居、贡生舒院、尚云栖等宾馆民宿改造。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前来康养旅游,增加了村民增收渠道,也补齐了民生短板。
龙栖幽谷处,贤养林樾间。如今的龙栖山,不仅气候宜人、山村宜居、森林宜养、风景宜游,而且“千米海拔”“千顷林园”“千年文化”交相辉映,是一个可以把心留住的地方……
“都说龙栖好地方,小住三日已忘家。”
张克成今年47岁,湖北襄阳人。9年前的夏天,他对龙栖山“一见倾心”,从此告别城市的喧嚣繁华,一心在龙栖山扎下根来,参与、见证了龙栖山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他住在一处农家小院,经营一家“红军客栈”,不仅在青山绿水间诗意栖居,还拥有了一份“绿色”产业。
享森林氧吧,赏珍稀名木,走兰花溪涧,观日出云海,听呦呦鹿鸣……随着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这座遗世孤独的山林揭开神秘面纱,走进游人视线。
年元旦
“龙栖山森林康养小镇”正式开园,标志着朝县里提出的“复兴龙栖山”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目前共吸引省内外游客6.6万人到龙栖山体验“深呼吸·慢生活”。
在保护生态中吃上“生态饭”,
从守护的山水间捧出“金饭碗”,
龙栖山村民尝到了
绿色发展的“甜头”。
“生态更好了,生活条件也变好了,一年四季游客不断。”
2年前,马春荣结束上海的生意,带着妻儿回到世代居住的龙栖山,投入20多万元,将自家房屋装修改造一番,家庭式经营“铁城菜馆”,生意火红。
龙栖红叶,层林尽染。每年11月中下旬,龙栖山进入红叶观赏期,水杉大道成了金色大道,美不胜收。龙栖山游人如织,也是马春荣一家最为繁忙而快乐的时节,“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来‘打卡’,到时可以说是一餐难订、一房难求。”
记者手记:近年来,将乐县提出“深呼吸、大健康、慢生活”理念,将森林康养功能与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健康疗养、体育运动、科普宣教等深度结合,龙栖山森林康养小镇是将乐县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版图的重要一块。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龙栖山致力于还水于河、还绿于山、致富于民,朝着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的愿景大步前进。
来源:三明文旅
新媒体编辑:傅荣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