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绿色中国
绿色中国福建三明7月3日电(融媒体记者符超)福建三明,林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78.88%、森林蓄积量1.91亿立方米,森林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到个/立方厘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连续两年位居中国“绿都”综合评价榜首。如何把这莽莽林海的绿转化为实实在在地富?作为全国林改策源地,三明市牢记“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重要嘱托,以“碳票”为抓手,积极探索好生态有好收获、少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林业碳票是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并依据计量方法换算成的碳减排量,经过林业部门、生态环境部门核定后,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从而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简单来说,就是空气也能卖钱。
7月2日,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随全国林草碳汇高峰论坛考察团来到了三明林业碳票的首发地将乐县常口村和沙县俞邦村。中巴车驶进将乐县常口村,放眼望去,金溪河上升起了薄雾,两岸山清水秀,绿水映照着青山,好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
在常口村,说起碳票、碳中和、碳达峰这些词,村民们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但他们知道,村里的空气能够卖钱了。年5月18日,三明市签发首批林业碳票,编号为“”的碳票,就落在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涉及常口村的亩生态公益林,经第三方评估测算,监测期碳减排量吨。其中,吨碳减排量,当天就被福建通海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买走。
领到这张碳票的张林顺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领到碳票时激动不已,常口村的空气可以卖钱了,这也充分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里没砍一棵树,去年光靠卖碳票就收入了14万多元。年女儿的订婚仪式上,张林顺更是把自家亩山林的林业碳票作为嫁妆送给女儿女婿,希望他们能把保护绿水青山的接力棒代代传承下去。
年,常口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9万元,相比十多年前,收入增加了十几倍。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人们对这片山林也更加珍视和爱护。
走进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一棵千年古树伫立村口。它周围砌起的保护墙,也是“空气”换来的。年5月18日,三明林业碳票首发仪式分会场在俞邦村举行,俞邦村将村有林亩开发林业碳票第一监测期(-年)碳减排量吨,领到一张编号为“”的林业碳票。同日,该张碳票碳减排量被沙县两山生态资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出资0元收储。
俞邦主村有余亩山林,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樟树达26棵。上世纪90年代初,村党支部征集全村意见制定“禁伐公约”,同时聘请专职人员巡山,经过多年的努力,保护树木的意识深入人心。20多年来,俞邦村以“保护青山绿水,做出山水价值”的思路,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实现“绿水青山”颜值和“金山银山”价值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张张碳票,让一代代三明儿女更加明白保护山林不同的意义。今天的碳票可以通过交易变成钱,未来的几十年间,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小小山林与全世界同呼吸,共命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