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图为参观者在福建(永安)林改陈列馆参观。张斌摄
中新网福州6月29日电题:从林改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碳”路绿色发展
中新网记者龙敏
“得益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林改”),实实在在地赚到钱了。”分山到户、均林到人的林改,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让福建三明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的林农吴天武切实享受到了青山带来的生态红利。
如今,他合作经营了多亩林地,更是期盼把握碳机遇增加收入,“青山绿水越来越值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图为时任洪田村党支部书记的邓文山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张斌摄
20多年前,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的洪田村,掀起了一场“均山、均利、均权”的集体林权改革。时任洪田村党支部书记的邓文山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洪田村山多林多,人均林地面积达28亩,但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山林产权不明晰,森林乱砍滥伐现象严重,造成村民“靠山不能吃山”的困境;通过林改,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林农从林业经营中得到实惠,有效制止了盗砍滥伐林木等不法行为,使森林资源效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
伴随林改的持续推进,洪田村引导林农以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2.78万元(人民币,下同),是林改前的9.7倍。林改也成就了绿水青山,富裕了万千林农。官方统计数字显示,过去20年间,福建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了11倍,去年重点林区林农涉林收入约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图为参观者在福建(永安)林改陈列馆参观展示的竹制家居和竹工艺品等。张斌摄
从探路林改到率先建设“生态省”,从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从治理水土流失到建设国家公园,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福建省林业局透露,截至目前,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3年居全国首位,全省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均居全国第一。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福建加快“碳”路绿色发展。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戴永务认为,随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持续深化,福建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更多路径,莽莽林海不断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的绿色财富。
图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的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张斌摄
早在年福建碳市场启动时,福建林业碳汇便被列为三大标的物之一。多年来,福建不断创新碳汇产品与交易形态,迄今累计成交.8万吨,成交额.8万元。林业碳汇交易,为林农增收开辟新途径,让卖木头的林农变身“卖碳翁”。
“从事林业几十年,从没想到空气也能这么值钱,而且还能贷款。”今年4月,三明市沙县区富口镇白溪口村的林农杨金德获得了首笔“福农·碳票贷”。
去年5月,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领到了中国编号为“”的碳票,涉及常口村的亩生态公益林,经第三方评估测算,监测期碳减排量吨。其中,吨碳减排量,在领到碳票当天就被一家企业以4万多元买走。
“守护了这么多年的生态,现在要逐步让它发挥作用,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张林顺向记者表示,最终让红利落到每家每户老百姓的口袋里,让他们真正地去吃生态饭、端生态碗。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福建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提升森林质量,强化林业碳汇能力,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把生态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