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了35年,还是第一次听说空气还能卖钱。”近日,记者来到将乐县光明镇各布村,林农张小东正在自家的72亩竹林里挖冬笋。

“‘卖空气’其实是林业碳汇。”同行的范凯接过话,他是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理。他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包括张小东家的72亩竹林,全县已有20万亩竹林加入县里的毛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资源审核工作,预期共可产生减排量万吨。按目前市场价,预计可实现约万元交易额。对张小东来说,等交易完成后,未来20年,每年可为他家新增元收入。

“自从签了协议,他们经常派人来指导我们怎么管好毛竹林。”去年4月13日,光明镇与金森公司签署《毛竹林碳汇项目整乡推进合作协议》,成为全县整乡签约的第一个乡镇。包括张小东家的72亩毛竹林在内,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2.7万亩竹林整体加入。

“卖空气”并不影响张小东经营好自家的竹林:“如何施肥、除草、砍竹都有一整套标准,现在毛竹越长越好,从长远来看,以后毛竹林带来的收入肯定提高不少。”

“林农管好就行,后面的工作公司全包了。”范凯告诉记者,林业碳汇,就是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增强其吸收、存储二氧化碳能力,并与碳汇交易结合,从而达到利用森林碳汇功能减排的目的,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最有效最经济的减排途径。

然而,卖空气其实是门技术活。“好空气很多地方都有,但要把它做成产品来卖有一系列的要求和规则,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人才和资金。”作为我国首家纯森林资源培育型林业上市企业,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看中林业碳汇的前景,于年启动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积累了碳汇监测计量、碳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经验。

年7月,我省入选全国第9个碳汇交易试点省,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省20个林业碳汇试点单位之一。同年12月,金森公司与顺昌县国有林场达成合作,成功开发了全省第一例FFCER林业碳汇项目。

金森林业还专门成立子公司福建金森碳汇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服务、碳汇监测计量、碳金融服务等,多年积累,让“打包”空气成为金森林业的看家本领。

将乐县位于三明西北部,人口不多,林地不少,林地面积.7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88%,位居三明市前列。因—年连续三届在百佳深呼吸小城榜排名第一,获评“美丽中国·深呼吸第一城”。近年来,将乐通过实施“深呼吸+”战略,旅游、体育、工业等风生水起,去年底跻身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但空气再好,只能坐等人来。在将乐县委书记刘润宇看来,金森的探索也为将乐如何用好绿水青山提供了新的思路。

去年起,将乐县委县政府将林业碳汇列入八大攻坚项目建设内容,整合全县竹林、林木资源,采取“公司+林农”的模式,尝试首期打包开发20万亩“毛竹林经营碳汇项目”。

“毛竹的竹鞭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而将乐的毛竹资源丰富,相比乔木林,整合起来更便捷。”在范凯看来,林业碳汇市场前景广阔,全省碳排放交易每年有2亿吨的需求量,其中林业碳汇占10%,也就是万吨。

对于金森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分散在各家各户的竹林进行整体“打包”。

为此,将乐探索建立起一套新的收益分成模式。首期项目占全县45.93万亩竹林的近一半,开发成本万元,均由金森公司作为项目业主承建单位承担,同时,以村为单位与金森公司合作,产生的收益公司得40%,其余的60%利润由村集体分配。

“每个村根据各自的情况,分配方法不同,我们村共有亩毛竹林加入毛竹林碳汇开发项目,按村集体30%、竹农70%来进行分配。”各布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余火亮说,这一分配模式也将为村集体增加一笔新的收入来源。

“竹农只需提供林权证,并根据指导规范经营即可。”光明镇党委副书记郑友强认为,从长远来看,碳汇项目的开发促进了竹林经营水平的提升,毛竹林带来的收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记者方炜杭通讯员沙观球邓丽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