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在“支部吹哨,干部报到,发动群众,共建五好”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下,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今日工作参考栏目,为您带来福建三明立足“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指导思想,打造美丽乡村的经验。
施工选材立足原生态
三明市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2.5%,森林覆盖率达76.8%,毛竹储量3.8亿株。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三明围绕生态优势,做足生态文章。
三明市从村庄实际出发,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把“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理念融入规划全过程,着力解决“没有规划搞整治”问题。沙县俞邦村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总体建设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生态休闲型”的美丽乡村。
利用村内材料搞整治,更加注重实用性、便捷性,凸显生态特色。将乐县安仁乡石富村在柴火堆整治中,就地取材,使用竹篱笆、石块、木桩等围建菜园、拆后空地、居民闲置宅基地以及公共空置地等。
科学确定本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模式。明溪县积极探索适合山区的“阳光堆肥房模式”、易腐垃圾处理设备处理模式、堆肥池就地堆肥模式等终端处理模式,加快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环境整治注重低成本
三明市位于福建中部,是山区农业大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以节约成本为主轴,坚持量力而行,发动社会参与,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把握好整治力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不搞大拆大建。建宁县溪口镇利用拆除村民旧房遗留下的旧砖、旧木对村民的房前屋后进行规整,实施提升改造,变废为宝。
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采取发放倡议书、明白纸、村内“大喇叭”等方式,同时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全面发动村民参与。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推行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将乐县将13个乡镇61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打包实施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探索“三票制”(林票、地票、房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林地、耕地、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等资源资产。
清洁卫生突出有特色
三明全市面积2.3万平方公里,有约个乡(镇)个村(居),每个村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村史村情,在实践中,立足各自的特点,探索出了多种形式的村居治理模式。
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清流县林畲镇石下村每家每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划定各自保洁责任区,建立“每月集体扫,每周轮流扫”的机制。宁化县结合脱贫攻坚任务要求,选择建档立卡贫困户、特殊困难户负责保洁和维护工作。
注重由表及里,潜移默化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完善村规民约,推行“民事民议、民事民筹、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法”,原来的“赌博村”“垃圾村”“薄弱村”变成了经济富美、环境优美、村庄靓美、民风淳美、生活和美的“五美乡村”。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绿色、休闲旅游、庭院经济等有机结合。大田县济中村规范和引导村民实施危旧房改造修缮、斜屋顶和立面改造提升等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打造“灵动济阳”旅游品牌,村民们增加了旅游收入。
来源:农民日报
监制:杜兰萍;编辑:裴逊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