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洞大戏台有一批忠实的观众。浙江在线2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陆遥)黄龙洞,无疑是杭城戏迷最喜欢的景点之一。这里不仅有大伯大妈爱追的星,天天天不停歇的表演,也有小年轻们心心念念的文化新时尚。到黄龙洞看戏,越来越变成一件时髦的事。如果你觉得杭州黄龙越剧团只是景区里的一个小景点,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绝不是一个草台班子。台上的每一位表演者都是科班出身的专业越剧演员,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演员以及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然而,看这样一出高水准的越剧表演,只要15元。如今,这个只有30多位演职人员的民营剧团,能演出50多台折子戏,10多台大戏,每年演出上千场次,观众达五六百万人次。“看戏到黄龙”,已经成为黄龙洞景点招徕游客的金字招牌。景因戏兴,戏驻景中,创办至今走过29个年头的杭州黄龙越剧团,探索出了一条文化与旅游结合、共生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许多民营剧团的学习榜样。一个民营剧团,为何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我们找到了老中青三代人“黄龙人”,听她们讲述关于杭州黄龙越剧团的故事。人物名片●朱燕燕,杭州黄龙越剧团创始人,原团长●孙建红,国家一级演员,杭州黄龙越剧团副团长●宁川儿,青年越剧演员,年进入杭州黄龙越剧团戏入景中,黄龙景因戏兴●关键词:缘起讲述者:朱燕燕黄龙洞景区内茂林修竹,假山碧池,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宛若人间仙境。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园林景致,使黄龙洞在年成功被评为“新西湖十景”。可惜的是,当时,具有得天独厚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人文胜迹的黄龙洞景区,比起三潭印月、岳庙、花港公园,游客明显少很多。上世纪80年代,我在杭州市园文局湖滨管理处三潭管理区工作,管理湖心三岛。因为在阮公墩组织过一些有声有色的夜游节目,园文局也希望在黄龙洞景区里办出文化项目,年,就把我调到黄龙洞管理处任副主任。刚到黄龙洞景区的时候,我发现这里已经进行了大手笔扩建改造,引进民俗文化,新建了圆缘民俗园等一批与“缘”内容有关的景观。景区里有一批老年越剧票友,每天会固定来亭子里唱戏交流。她们大多是业余爱好者,演唱水平参差不齐。我心生一计,景区要提升,品质要提高,是不是可以利用圆缘民俗园的平台,办一个越剧团,提供一些专业的戏曲表演?年6月,杭州黄龙越剧团便应运而生。当年夏天,我从临安文化馆招来了10个年龄在十七八岁的越剧演员,这是剧团的第一批演员。越剧团建起来了,但是经费、住宿都没有落实。景区天不放假,每天早中晚各演一场,过年表演更是不能停,演员们的辛苦可想而知。有时候,小姑娘实在想回家,我只能以情换情,像妈妈一样照顾她们。洗衣服、做饭菜,逢年过节把她们带到家里吃年夜饭,然后打地铺睡我家,大家感情很好。建团三四年的时候,剧团遇到了离职潮。民间剧团缺少吸引力,留不住人,招进来一个,几乎过不了半年就去了知名大剧团,我们仿佛成了“黄埔军校”。然而,剧团这时候其实已经小有名气,黄龙洞更是成了不少杭州戏迷的固定活动场所。这么好的文化胜地不能丢了,更不能让老戏迷失望。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社会各界都支持我们。在新闻媒体和各界人士的呼吁下,我们作为民间剧团终于争取到了优惠政策:民营剧团可以享受国有院团的待遇,演职人员能办杭州户籍、参加职称考评,还能参加全国比赛。之后,杭州黄龙越剧团真正迎来了春天。拜师名家,成为戚毕弟子●关键词:拜师讲述者:孙建红我是杭州人,从小在市艺校学越剧。年,我刚满19岁就进入杭州黄龙越剧团,在这里已经度过28年了。喜欢“毕派”,还因为唱“毕派”得过奖。原本已经考进了一家国有剧团,听说黄龙洞有越剧团的时候,就毅然“跳槽”了。吸引我进入黄龙越剧团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这里可以唱自己喜欢的流派,可以近距离面对戏迷。最开始,我们连个戏台也没有,就在景区的亭子里演出,没有话筒,天天扯着嗓子喊,台下观众看得也开心,十分捧场。年9月28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当时,戚雅仙、毕春芳两位老师应邀来杭州参加小百花越剧节。在那个秋高气爽的早晨,西子湖畔的镜湖厅显得格外清新雅致,我和团里的戚派花旦王杭娟在著名戏剧评论家沈祖安老师的撮合下,终于有幸能拜在两位先生门下,成为戚、毕弟子。在天与地、人与湖的见证下,我们行完三鞠躬大礼,跪着给先生敬茶。那一刻,我的心跳到了嗓子口,泪花模糊了双眼。恍恍惚惚间,毕先生拉住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建红,你们是我的第三代学生,要努力啊,艺术道路长着呢!无论何时,都不要沾沾自喜,要戒骄戒躁哦!”那一次,团里的6位主要演员都找到了朝思暮想的老师。除了我之外,孟科娟、吕兰芳、周燕、王小燕、王杭娟分别拜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戚雅仙为师,成为嫡系弟子。几位名师倾情相授,不但帮我们修正唱腔、指点身段,更教导我们修身做人。在名师指导下,大家铆足了劲学习,演出质量有了整体飞跃。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学艺,除了平时我们去上海登门请教,戚雅仙、毕春芳两位老师更是专程带着演出班子来杭州指导了一个月,帮助我和王杭娟编排了《血手印》《玉蜻蜓·庵堂认母》等一系列“戚毕”著名选段。梅花飘香,剧团声名鹊起●关键词:腾飞讲述者:朱燕燕年轻演员在越剧大师的指导下成长得很快,涌现出一个个优秀作品,也帮助剧团渐渐走出景区,走向全国。年,剧团赴香港参加旅游文化交流展示会。年和年,剧团参加中国第四届、第五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大赛,大型古装剧《出宫回宫》和《唐伯虎点秋香》荣获表演一等奖等十多个重要奖项。年之后,剧团不仅常到一些大城市展演,还经常送戏下乡,去过许多小山村,体验了生活,开阔了眼界。俗语说,看戏看角儿。景区天从不间断的表演,也培养出了两位获得中国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的演员。年,范派小生孟科娟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年,戚派花旦王杭娟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越剧新十姐妹”称号……拥有了两个“梅花奖”演员,这在全国民营剧团中还是第一次,从此黄龙越剧团有了一个更响亮的称号——“民间双梅第一团”,前来取经和听戏的人络绎不绝。创团以来,黄龙越剧团在景区里的演出都是风雨无阻。每天上下午各演一场,每场四出折子戏,有时候晚上还要加演。每到逢年过节,景区里人头攒动,剧团编排的新春大戏、国庆大戏,更是令观众大饱眼福。靠着每人15元的门票,一个剧团养活了一个景区。黄龙洞不仅还清了原本数百万元的欠款,还积极投入景点维修、设施更新和项目增设,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我们将原本40多平方米的小戏台改造成90多平方米的大戏台,台下是可容纳人的观众席,两旁是古色古香的观戏茶楼,置身其间看戏,真是味道好极了。水袖长舞,演好一招一式●关键词:传承讲述者:宁川儿记得年元旦,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19岁的我从学校毕业,正式进入黄龙越剧团,成为团里最小的一批演员。初中毕业后,我从家乡兰溪考入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戏曲表演专业五年一贯班学习,也算是科班出身。但是刚进剧团的时候,我每天都很担心:舞台这么近,底下都是天天来看戏的资深票友,唱得好坏一目了然,被轰下台怎么办?也是这样天天唱、天天练的机会,帮助我在专业上慢慢进步。过去在学校主要靠模仿,一招一式都比较学院派,没什么感情。到剧团这一年时间里,我跟着王杭娟老师学习了《书房会》《寄闺》等许多精品折子戏,懂得了如何揣摩人物性格、理解角色,演起来“活”多了。剧团里团结互助,宛如一家人的氛围,更令我十分感动。姐姐们会给我们这些新演员很多的关心和帮助。遇到在台上唱得不好、动作不对的时候,通常一下台来,姐姐们都会主动来指点,及时帮我改正错误。现在,剧团还承担着杭剧演出。我想,把这门极具杭州特色的剧种传承下去是我的责任,要让这个舞台在我们这一代小辈演员身上更加光彩。百看不厌,我们天天都来●关键词:过瘾讲述人:老戏迷黄龙洞现在的大戏台已经是第四次修建了。从原本只能站下两三个人的小亭子,到现在用宽敞大气的水泥戏台,可以说,她们在台上唱了多少年,我们在台下就听了多少年。每天坐着28路公交车晃晃悠悠到黄龙洞,带上午饭和茶水,戏台下一坐就是一整天,一天看满八出折子戏,很过瘾。这舞台是紧紧贴近我们百姓的。戏迷们直接挨着舞台坐下,距离很近,不仅唱腔听得很清楚,还可以直接看到演员脸上的表情。无论是得过“梅花奖”的大腕儿,还是刚入团的小姑娘,一上台都十分卖力,唱得认真。更让人佩服的是,剧团没有现场乐队,用的是伴奏带,更需要演员的扎实功底和稳定发挥。这戏文,是真正为百姓而唱的。为了让更多人看上戏,黄龙越剧团对7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残障人员免票。普通观众花20元买个季票,就可以在黄龙洞看3个月戏。有时候,演员开放挂名挂牌制,游客可以按需点唱。每逢节假日,黄龙洞还会辟出“戏迷角”,搭起“戏迷擂台”,演员负责教学身段、唱腔,让大家都可以登台一展风采。剧团天天演,粉丝天天来。这里的铁杆粉丝“木牢牢”,我们这样说绝不算夸张。有一位苏州粉丝阿根伯,每年都带几千个人来黄龙洞看戏。看《梁祝》他眼泪汪汪,伤神到走不动路;碰上下雨天,撑着伞他也要坐着把戏看完;黄龙洞从主任到扫地大姐都认识他。好多折子戏,他都是点了又点,怎么看都看不厌。黄龙越剧团年轻演员扮相清丽动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