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将乐县光明镇按照因地制宜、各具特色、节约优先、实用为主的原则,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主线,围绕村庄内原生景观,在整治中“播种文化”,努力传承群众心中的乡情乡愁。
去除沉疴顽疾
针对村庄内鸡鸭满地跑、木柴随便堆的普遍性“顽疾”,结合建设“森林村庄”优势,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利用毛竹、木材等现有绿色资源,由群众自己当“设计师”,修建统一风格的禽舍和柴火架,并专门划定养殖集中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整治后的房前屋后:空地上增添的绿色植物
挖掘乡愁根脉
守好乡愁,才能留住根。为保留村庄文化,还原村庄风貌,充分展现村庄特色,将乐县光明镇致力于村庄文化根脉挖掘与守护。以各布村千年大樟树这一乡愁根脉为中心,结合群众日常休憩需要,使用废弃青砖、大石块、磨盘等建材,仅投资3万元建成大樟树活动中心,实现乡愁具象化表达。
大樟古树下的休憩闲聊
延续乡愁载体
注重文物古迹保护,从各布村内发现的晋代古墓得到启发,在整治中保留多处近百年土墙和土木结构老建筑,利用闲置、废弃的擂钵、酒缸、石槽等塑造独特乡韵,用“老物件”唤起乡愁。结合焦坑顶战壕群的发现,投资7万元整修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建造红色故事长廊。在外围立面改造中,采用壁画形式展示乡愁核心景象,让乡土文化、孝廉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围墙上塑造的独特乡韵
推动乡愁升华
推行“产村相融”模式,让乡愁“活起来”。对16栋老旧主房、32栋附属房共计㎡进行拆除,整合闲置土地打造农耕文化园,通过栽种中草药、茶树、药用白薯等,代替种花种草皮的绿化模式,实现美丽转变;同时,为解决饲养肉鸽造成居住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使用房屋拆后旧木料建造2座鸽笼,引导群众集中饲养,为农耕文化园增添生机。
整合闲置土地打造农耕文化园
来源:e三明光明镇
编辑:林吟
审核:董观生
商务合作、新闻线索:-
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