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坊围屋属客家殿堂式围屋住宅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四周砌夹砖风火墙,大门一侧墙仿造牌坊建筑,独具特色。门坊上一般书写着住家姓氏的渊源,昭示着门第的高低,犹如一座家族历史博物馆。也有门坊是彰显孝道和妇女贞节等内容,现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叶氏节孝坊和林氏贞节坊就是这类客家门坊围屋。
叶氏节孝坊又名王厝,坐落在将乐客家县古镛镇华山社区翻身巷,清嘉庆二十五年()为旌表将乐生员王者观继室叶氏节孝而建。王者观是山西太原王氏后裔。清乾隆年间,叶氏18岁嫁王者观,生子紫居,子4岁时夫病逝。叶氏一意守节,靠纺线织布、刺绣缝衣,维持全家生活。不久公公病逝,她借债安葬公公,生活更加困难。她母子俩经常相对而哭,叶氏因此双目失明。后来,她儿子娶了媳妇,生下孙子。但不久儿子和媳妇相继去世。叶氏抚养孙子到成年自立,活到76岁才病逝。她的节孝事迹在客家地区传颂。清嘉庆皇帝闻知后,下旨为其建坊旌表。
这座门坊围屋为单檐穿斗木架构,面阔5间,由大门牌坊、下厅、中厅、上厅和两个天井、两侧厢房及四周夹砖风火墙等组成,大门前有院子,占地多平方米。门坊用条石砌筑,雕有人物、花卉、鸟兽及几何图案。门坊上额正中雕刻“节孝”两字,旁边刻有“大清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奉旨给银建坊旌表”。坊下额雕刻“生员王者观继室节孝妇叶氏。”门坊屋檐下为砖雕如意斗拱,托出两层,方柱承托。现此客家门坊围屋仍为王氏住宅。
林氏贞节坊又名杨厝,位于将乐县古镛镇百花社区电信巷9号。这座门坊围屋由门坊和前、后厅及两侧厢房、两个天井组成,大门前有院坪,占地约平方米。前厅为单檐抬梁穿斗结构,面阔5间,进深3间,后厅有阁楼。门坊用条石砌筑,雕有人物、鸟兽、花卉及图案。大门坊上额正中雕刻“贞节”两字,旁边刻着“大清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奉旨给银建坊旌表。”下额雕刻“龟山嫡裔杨绳祖妻节女林氏。”门坊顶为硬山顶加两坯。整座坊屋四周围墙皆用斗砖夹土夯筑。
清康熙年间,林氏19岁嫁给祀生杨绳祖,久丈夫早逝,留下一个2岁的孩子。杨绳祖是宋代名儒杨时第20代嫡孙。她未改嫁,而是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成人。她的事迹由地方官上报朝廷,清乾隆皇帝下旨建坊旌表。这座门坊围屋建成后,不仅是杨氏的住宅,也是各地杨时后裔到将乐祭祀杨时的住宿处。年经整修改为将乐县博物馆舍。年,改为全国首座杨时纪念馆,于年8月正式开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