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茶文化可谓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从唐宋以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我国的茶文化得到推广、提升主要是在宋朝。
▲北宋徽宗《文会图》局部
湖州山水清远,是湖州滋养好茶的秘籍,也是养茶的天境。茶圣陆羽在这里写就《茶经》,中国茶文化因之完成了精神引渡;诗僧皎然体悟茶道内涵,饮茶精神得到升华,品茗风气得以积淀......
谷雨将至,饮茶正是好时候,让我们来看看湖州市博物馆的这些宋代茶具,“回到”宋朝,了解他们是如何写诗喝茶吃茶点的。
煮一盏青茶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宋·当阳峪窑铁锈花茶茶盏
(口径12.5厘米、高7厘米)
当阳峪窑是宋代北方地区著名民间瓷窑之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宋朝人喝茶多采用点茶法,并盛行斗茶,茶汤以色白为贵,故而黑釉茶盏流行起来。
▲宋·湖田窑花口盏
(口径14.5厘米、高4.2厘米)
湖田窑是宋、元、明时期景德镇的一处著名瓷窑,宋代时首创青白瓷,代表了当时青白瓷烧造的最高水平。此对盏作六瓣葵花形,唐宋金银器亦作同类造型。胎质洁白,胎体匀薄,透光见影。通体施青白釉,釉色呈湖水蓝,纯净莹润。
▲宋·将乐窑盏托
(直径13厘米、高10.5厘米)
将乐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境内,兴于唐代,盛在两宋,主要生产青瓷、青白瓷、酱釉瓷等品种,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色。盏托配合茶盏使用,防烫不易倾倒。
▲宋·龙泉窑青瓷把杯
(口径9.1厘米、底径4.7厘米、高3.7厘米)
单把杯,在敛口碗的一侧旁出小环耳,上有平出的一片如意云状指鋬。釉色粉青温润,具开片,紫口铁足,一般推测是龙泉窑的仿官窑类型作品。
一套精致的茶具配以色香味俱全的好茶,可谓是相得益彰。湖州以顾渚紫笋、安吉白茶、莫干黄芽最为著名。
▲顾渚紫笋
▲安吉白茶
▲莫干黄芽
大唐贡茶院,依山傍水,竹林葱郁,在这里煮一壶紫笋茶,围一席客,叙一份情……让那份深藏已久的原始和质朴潜入胸怀。
▲大唐贡茶院
品一盘茶糕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南宋·湖田窑素胎童子
(高10.3厘米)
孩儿形象的设计,以宋朝最为生动有趣。此对瓷塑童子,胎质洁白细腻,衣折刻划流畅贴身。俩童子形态各异,而装束脸庞相仿佛,其中一童子手中还托着一盘茶点。均肥头硕耳,外着及胫短袖袍子,内穿长袖紧身衫,显得活泼利索。
说到茶点,元代时,湖州就流行送一种名叫糖霜饼的茶食,还被写入国宝,流传至今。赵孟頫在他的家书《秋深帖》中提及了四样礼物,其中便有糖霜饼。
▲糖霜饼
不以斤两,细研冰糖,劈松子、胡桃,研和匀如酥蜜,石模脱成。满满的核桃香,没有颗粒感,取而代之的是绵密和入口即化之感。
在新市古镇,有一种从清朝流传至今美食——新市茶糕。“碾米村前白鹭低,撒粉匀落箱格齐,肉馅新糯香犹烈,热雾蒸笼又叠起”。这首传唱千年的打油诗,生动描绘了茶糕的制作过程。清朝时贩丝的商人来此运货,运货上船期间,便会来小茶馆点上茶糕。待茶叶也喝尽,茶糕也吃完,时间刚好。
▲新市茶糕
坐在河岸边的小茶馆里
像古人一样听着湖州三跳
一叠茶糕一壶茶
软糯细腻,肉汁香甜
恍惚间仿佛穿越千年
樱之川摄影:黎子—END—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