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力书记在十一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促进人才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等相衔接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我们要抓好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驱动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全方位做好人才工作,可以为我们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

  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人才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发现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新时期基层工作的新挑战,我们应该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为他们创造、提供更好的条件。那么如何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呢,完善健全人才评价标准及方式尤为重要。

  人才评价体系一方面影响青年人才的创新行为,过于频繁、沉重的考评压力可能干扰青年人才从事创新活动的正常节奏,乃至挤压创新时间。另一方面,人才评价体系还会影响青年人才的创新意愿。一些因循守旧、论资排辈的评价标准严重抑制了青年人才创新积极性,一旦形成这样的评价制度,很容易让青年走向被动“躺平”,不愿继续创新的道路。因此,要综合考虑青年人才的群体特征和成长规律。

  第一,落实好各类人才待遇政策,才能用优厚的待遇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此外,开展人才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的选拔力度,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对在工作中创造一流业绩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增加人才工作的满意度,给予人才一定的认可,激励人才,增加人才创新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切实留住优秀的人才。

  第二,每个岗位都有不同价值创造的方式,人才评价的内容、标准一定要符合岗位本身的性质,要符合岗位的价值创造。不要背离人才的岗位价值创造去开展评价。而且有的岗位的价值是很难找到特别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的。强行使用量化指标,很可能就会违背人才评价的初衷,降低人才的积极性。

  第三,应该优化环境,让人才不会被环境所影响。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一个人的进步和成长,反之,恶劣的环境可能会扼杀人们的努力。因此不论是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其他周围的环境的优化对于人才的培养都尤为重要,当然,光有环境并不够,还需要自己的不断努力,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优化环境只是对努力的加成,并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总而言之,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将真正真才实干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作者:将乐县安仁乡人民政府张思琦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