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八闽大地一片生机勃勃。3月13-14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福建省将乐县实地调研。此次专题调研由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周刊副总编辑陶建群带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室原主任、中央党校重大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二级教授谢志强,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郭占恒,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教授张琦,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生态部主任殷培红,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网地方部副主任刘时安等参加调研,福建省将乐县县委书记刘润宇、县长陈羲,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芳,副县长熊拥军、县发改局局长赖高洁,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范红华等陪同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高唐镇常口村、经济开发区、龙栖山、金森集团和国有林场等调研点,详细了解将乐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水美经济、工业经济、碳汇经济、森林康养产业等情况。实地调研结束后,召开了将乐县“两山”理论实践成效专题调研座谈会。通过实地走访和专题座谈,调研组专家深刻感受到,将乐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嘱托,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注重把绿色转化为生产力,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出了生态经济的累累硕果,让县域内的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
牢记嘱托: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
在常口村,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在建的两山学院、村规民约碑、党建初心馆和生态分享农业园。调研组发现,常口村始终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嘱托,年4月就把这句话刻在了村口的村规民约碑上,成为指导村民的行动指南。常口村积极探索如何将青山绿水转化为无价之宝,坚持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以强有力的举措保护生态环境,破解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难题,初步建成了人文、休闲和生态交织的城郊型美丽乡村。
将乐县县委书记刘润宇向调研组专家介绍,将乐县位于福建省三明市西北部,处武夷山脉东南麓,扼闽江支流金溪中下游,总面积平方公里,全县共辖8个镇、5个乡,常住人口14.49万,将乐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化之邑”的美称,是儒家思想在南方较早传播之地,程门立雪故事的主人翁杨时就是将乐县人;将乐县委、县政府始终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嘱托,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做好山和水两篇文章,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路径,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群众美好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生态环境日益优化,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调研组在走访中发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已经融入到了将乐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他们将这一句话刻在村口、河边、山头等醒目的地方,时刻不忘记保护自然。在这里,可以体验到宁静之美、环境之美、清新之美、人文之美、佳肴之美,看到将乐人真心护水、爱林、喜山,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郭占恒认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完全契合、一脉相承,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将乐县以自己的方式贯彻执行这一思想,走出了自己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形成了新的发展模式,探索了新的实践路径。希望将乐县继续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更多的实践经验。
开拓创新:保护与发展齐头并进
调研中发现,将乐县在处理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探索,协同并治推进蓝天保卫战、多举措并举推进碧水保卫战、全面布局推进净土保卫战,因地制宜保障生态系统安全、实现自然资本保值增值,品牌化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红利加速转化,系统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基础,创造性夯实“两山”转化的文化底蕴、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走绿色发展、绿色强县之路,开创了县域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新局面,创造性地破解了发展与保护的难题,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县域治理提供了新路径。将乐县县长陈羲向专家组重点介绍了陈记柴窑,该窑延续了八十一道工序的古法技艺,被认定为福建省级老字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教授张琦指出,将乐县很好地处理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工作做得很扎实,调研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将乐县在探索青山绿水如何变成无价之宝、如何结合地域特点践行“两山”思想、坚持生态优先走共同富裕道路、以“两山”理论为指导推进县域生态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做了开创性地探索,改革的举措新、方法巧、政治站位高,对其他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生态部主任殷培红认为,将乐县领导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价值的保值增值,在探索绿色发展方面招数多、方法精细巧妙、敢为天下先,建立了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应加大改革探索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座谈会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室原主任、中央党校重大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二级教授谢志强对将乐县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特色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谢志强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脉相承的,将乐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做到了厚积薄发,在林业改革、产业振兴、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地探索,找到了绿水青山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径和方法,要学习好、总结好、提炼好将乐县的经验,讲好降乐县坚持绿色发展的故事。
硕果累累: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调研中了解到,将乐县坚持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基本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优美生态环境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结出了生态经济的累累硕果,让人民群众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际成效。调研组了解到,自年以来,将乐县已连续举办六届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四次全国蹼泳锦标赛、两次全国水球锦标赛、四届越野挑战赛、一次中国极限运动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将乐县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美丽中国·深呼吸”第一城,并荣获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高唐镇常口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周刊副总编辑陶建群认为,将乐县始终牢记嘱托,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其生态建设的经验可以概括为: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抓住四个结合、做到四个统一、实现两个转化。将乐县始终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动力、协调是方法、绿色是底色、开放是布局、共享是目的,找到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生态文明建设做到与党建引领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社区治理相结合、与产业联动相结合;严格保护与绿色发展相统一,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着力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了执政理念与融合发展的转化、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转化。陶建群建议,将乐县要打好文化与生态两张牌,加强与媒体的联系与合作,系统总结与梳理将乐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发挥中央媒体宣传导向作用,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样本。
将乐县县长陈羲在座谈会的总结发言中指出,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此次到将乐县调研,本身就是对将乐县多年来工作的认可与肯定。听了专家的点评与建议,进一步增加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此次调研层次高、工作实、把脉准、建议好,既肯定了将乐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将乐县发展的短板和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将乐县将以此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把生态理念树立好、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路径转化好、生态价值实现好、生态产品营销好。他希望调研组专家系统梳理和总结提升将乐县的特色做法,宣传推介将乐的典型经验,为将乐县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继续深化与人民论坛杂志社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将乐县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周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