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大岩溶洞
北京石花洞桂林芦笛岩
浙江瑶琳洞福建玉华洞
石花洞位于北京房山区,是中国罕见的多层洞岩溶景观最丰富的溶洞,石花洞为什么叫石花洞呢?石花洞以天然形成的石花而得名!
石花洞发现至今已有多年,溶洞共有七层,洞内温度常年为11℃至13℃,四季如春,冬暖夏凉,面积36平方公里,游览长度达2米,上下高差米,七层溶洞,层层相连,洞洞相通!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郊,洞深米,游程米,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等景观,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
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岩洞,是70余万年前,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破碎带流动溶蚀而形成的!
为什么叫芦笛岩呢?山坡上长满荻草,用它可以做成笛子,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所以芦笛岩因此得名。
什么因素才可以形成岩溶洞呢?石灰岩(也叫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己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
再来总结一下,形成溶洞的3大必要条件:一是可溶解的岩石或石灰岩。二是可透水的裂缝,三是流动的水,这种含碳酸的水遇到坚硬的石灰岩就像一把利凿记不休止地雕刻着,把毫无逊色的岩石变成现在如此娇艳色的丽石
瑶琳洞位于杭州桐庐县,洞穴形成于距今10万年前,是巨大的石灰岩溶洞,面积达2.8万平方米,全洞深藏地下,姿态万千,被誉为全国溶洞之冠瑶琳仙境。
瑶琳洞共分7个洞厅,进洞,穿过荧光长廊,即进入前厅,虽不大,但秀丽温婉,颇似江南水乡,经过“狮象迎宾”,即进入“仙女聚会”的第一洞厅,眼前是一座灿烂的宫殿,30米高的穹顶上气象万千,五彩缤纷的钟乳石犹如繁星闪烁,又似彩云飘浮,紧接着进入第二洞厅,地形跌宕起伏,峡谷幽深,清泉缓缓流过。有巨形石柱,二力拔山兮气盖世”,人称“擎天玉柱”。再次进入第三洞厅,空旷无比,石笋漫天,层层叠叠,石壁上镌刻着宋代诗人柯约希描写珠琳林洞的七言律诗,古人在诗中把这个梦幻般地瑶琳洞比作“仙境”,“壶中天”、蓬莱岛”,“桃花源”,不能不使人发出“凡人思此不思归”的感叹。后面的三个厅,幽深曲折,影影绰绰,变幻莫测,目前已成为溶洞探险的难得休闲佳处!年瑶琳仙境又成功开发了洞藏酒,洞藏酒清冽甜爽,富含大量的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难得的休闲食品和旅游红念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绝佳礼品!
玉华洞位于福建将乐县,全洞总长10公里,主洞长5里。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光华四射而得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233.html